人一輩子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許多人到了中年才明白,經歷過事兒才知道這句話的含金量。
記者還寫,沈舟跟何中華是他福利院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也虧得有這一份師生情,才能遠隔數十里地一處一處的找孩子,終于把孩子從鬼門關給搶回來了
報紙寫的情深意切。
看完令人感慨萬分。
縣領導把能定的的報紙都給訂了。他對沈舟是有天然好感的,再一看見救人上報紙了,過程曲折,報紙話里話外對沈舟都是贊揚的,連忙叫李秘書進來道“福利院那邊再給撥點錢款,最好再招一個守門打更的。他們那邊都是婦女和兒童,難免有照顧不到的時候。”
李秘書聽完點了點頭。
縣領導繼續道“這次孩子找回來多虧了沈舟跟何知青了。”
李秘書順勢道“福利院紅老師那邊給這倆人申報了見義勇為。”這種都是小事兒,李秘書做主就行,縣領導都不知道。
現在是縣領導提起來李秘書才說了一嘴。
縣領導想了一會兒道“今年的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就他倆吧,再給定做兩面錦旗。”
李秘書沒想到縣里居然這么重視,道“其他同志會不會有想法”
縣領導抽出一張都市日報道“喏,你看看。這個連市里的大報都特意寫了這個事兒,我們也需要有影響力的先進個人。”
李秘書一目十行的看完了報道,臉上也有些喜色“行,我這就跟印刷廠說定制錦旗的事兒,肯定敲鑼打鼓的給送過去。”
既然上頭的報紙都報道了,那縣里再不獎勵就說不過去了。
縣里的賬面上沒什么錢了,送就送這份榮譽。
縣領導滿意的點了點頭。
幾天后,下水村里的人還都在干活呢,就聽到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上道村長下到小孩都好奇的出來。尋思這是哪家結婚呢。
出來之后發現聲音越來越大,這才震撼的抬起頭,居然是朝著他們這來的。為首的拿了一個大大的錦旗。
牛村長立刻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的走過去。
其他的人道“這是啥啊”有不識字的老人問著。
“是給咱村的么”
王時在旁神色復雜道“是給沈舟的,上面寫著沈舟見義勇為。”知青所的人也都很羨慕。
這是縣里送個人最高的榮譽稱號,有了這個,以后啥好事兒首選就是沈舟。
村里立刻哦了一聲,前些日子沈舟救孩子的事兒傳開了,他還因為救人感染風寒躺了六七天。村民事不關己的,大家也沒太放在心上。現在縣里頭敲鑼打鼓的送錦旗。雖然不是給他們,但村民們一個個與有榮焉的。
“哎,我早就說小知青好。你看看,應了吧。”
旁邊的人揭他老底“你啥時候說過”
“指定說過,你忘了。我跟你說,我看人最準,像沈舟這樣的后生,一百個里都挑不出一個來。”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