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串串往熱氣騰騰的鍋里下,趕集的人大早上都沒吃飯,味道簡直饞人,讓人四處尋找。
終于在一個角落,看見了他們這邊的新鮮小吃。一個碩大的鐵皮桶爐子,上面是一個定制的平底鍋。里面燙著蔬菜和肉類,散發著濃濃的香氣。
這誰受得了啊
但以前沒見過麻辣串串,大伙兒吞咽了一下口水,沒人上前。
沈舟跟知青們來這邊出攤也沒吃早飯,在案板上切了一斤多的面條下道骨湯里。沒一會兒面條漂了起來,這時候撈出來很有韌勁兒,再給擼一些雞肉丸,牛肉,白菜,土豆片和蘑菇,海帶什么的。
蘸醬舀了香辣的,這個是大眾醬料,酸甜汁也好吃,就是怕有人吃不慣。弄完之后叫劉旺給不遠處賣醬菜的伙伴一人端過來一份。
知青們也被這香味饞的不行,現在都端過來了,自是不跟客氣了。用筷子拌勻。
一口下去都能鮮掉了眉毛,高湯煮面本身就好吃,面條勁道,沾上料汁香中帶辣,連那些平平無奇的蔬菜沾上醬料都像是注入了靈魂。
那都已經不是他們平常認識的土豆片和蘑菇了,土豆片的脆爽,蘑菇的韌勁兒再加上鴨胗脆片,牛肉,沒有一個是不好吃的。
沈舟每個人打二兩面,每一樣丸子給打一份。尋思著大早上大家胃口不好,這樣也夠了。
可是所有知青吃完吧嗒吧嗒嘴,還想吃,用麻辣涮串開了胃,只覺得自己能吃下一頭牛
早起的美味能喚醒一天的美好,精神都重新打了起來。
周圍很多人都站在小知青爐子前面,看著他做,還都挺謹慎的,就是那香味像有小鉤子似的往他鼻子里鉆,再看見旁邊人大快朵頤。給肚子急的,咕嚕咕嚕叫
終于其中一個開大車來賣紅棗的攤主挺不住了,道“怎么賣的”
“素串一毛錢串。葷串一毛錢兩串,面條兩毛錢二兩。有兩種醬汁,一種麻辣的,一種酸甜的”
其他人看出來他這串串不大,圖個新鮮意思,反正門檻不高一毛錢就能吃,嘗嘗也行。
賣紅棗的攤主道“給我燙串蘑菇,燙串土豆片,二兩面條。葷菜一樣來一個”
沈舟收了六毛錢。
旁邊看熱鬧的人還指點他“別吃素的啊,土豆稀爛賤,吃貴的。那炸丸子多扎實”
“哎呦小伙子,你這也太會做生意了,不實惠。”
說什么的都有,但緊接著也有人幫他說話“不愛吃別買,別攔著我們啊”
“我瞅這價格挺公道的。你們要是不吃丸子,下個素面唄,才兩毛錢”
被擋在前面的人道“誰說我不吃,小伙子給我來一個丸子一個豬肉片。再來二兩面。”
沈舟開始給他們下,。旁邊劉旺收錢。弄好之后一盤一盤的,劉旺幫著刷醬“要哪個”
買紅棗的攤主道“要麻辣的”
隨后舀上了醬料把干凈的筷子遞過去,他都饞半天了,拿著就禿嚕了起來。面條沾上醬料真的好吃,辣酥酥的一早就開了胃口。再吃其他的,土豆片很脆爽,海帶軟糯,其他的葷菜各有各的好吃。尤其是把菜裹滿了醬料一口下去,太爽了賣新疆大棗的攤主是個人高馬大的漢子,吃完抹了一下嘴,道“我去這么多地方都沒吃過這么好吃的,小老弟,你可真是這個”說完豎起大拇指。
他出來趕大集一向是饑一頓飽一頓的。偏偏嘴巴還叼,不可口的不愛吃。這下碰見喜歡的,道“再下四兩面條,每一樣丸子都給我來著。”
旁邊的人一看也跟著買,很快這邊就搶上了。知青有收盤子的。有從下面上串的,劉旺收錢,額頭上都急出汗來了。他沒經過這種訓練,耳聽六路眼觀八方。誰先來的,誰后來的,誰給錢了,誰沒給。都靠他一個人。
雜糧面賣的嗖嗖的,大家用面條來打底,別的吃串串,不然靠吃串串吃到飽得多少錢
沈舟這邊一直在爐子旁邊,熱的不行。還跟旁邊的人道“加湯。”鍋里的湯都快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