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王勇媽跟侯宇媽聽的直撇嘴“哎呦,在哪兒就好了不一定把你們孩子當什么使呢。”
沈舟在村里招了兩批人,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一個選上的。沒選上的就是他們幾家了。連帶著大隊長家的閨女沒選上這些日子都不怎么敢出門。
村里這些婦女一聽到他們說這些酸話,可不慣著她們“有活兒干就行啊。別想某些人似的,想干人家都不要,給退回來了。你說那多磕磣。”
“可不是”
王勇媽跟侯宇媽眼睛里都直冒火。但她們倆人也敵不過這么多人。哼了一聲再不說什么。
就在這個時候,看見郵遞員過來,拿了不少的東西。
“喲,這是誰家的給快遞東西了”
快遞員道“有沈舟的包裹,從京城來的。”
旁邊人一聽立刻道“啥東西,我幫著經管著,等沈舟回來我給他送去。”
現在沈舟是縣里的主事兒的,那就是自家兒子的領導。村里人可都知道要跟領導打好關系。
在場其他人道“我也能送,放我著”
牛村長回來的時候正好聽見他們在這吵嚷上了,頓時皺著眉頭道“干啥,沒規矩。”
隨后跟郵遞員道“東西就放我這吧。”
見村長發了話,郵遞員趕緊把東西交了出去,有兩套新衣裳還有一瓶麥乳精。
村里的人都有些羨慕,也只有從京城來的才這么闊氣,能喝上這種好東西。
還有幾個知青的信件。
郵遞員一反常態,東西都送到了還沒走,道“接下來是串串店和火鍋店的工資。”
這話一出,大家可坐不住了“發工資了”
“這才幾天啊。有一個月么”
“有了。”
“有沒有我家拴柱的,我是他媽,我待領了。”
郵遞員道“有,都有。你們別著急,一個個慢慢來。”
那些腳程快的,趕緊回家找自家和鄰居說說,小知青那邊發工資了。郵遞員都來村里了,一說發錢,大伙兒都可熱情了。
郵遞實在在的。再沒有比這個更羨慕的事兒了。
一些知青們的錢還是要單獨發的。這些就靠王時來調配了。
入了八月,地里沒什么活兒,家家戶戶也難得的清閑了起來。有閑著力氣的,就去村長那報名給前面這一段修路,包兩頓飯,還算公分。村里的漢子們都去了
以前可沒有這種好事兒,跟白得公分一樣。
一些老弱婦孺什么的,坐在樹下弄一把南瓜子就夠消遣一下午了。說來說去都是自家兒子或是閨女在縣里干活見了多少世面。
“要不咋說,還得是縣里闊。咱把錢當錢,人家縣里把錢當紙片子。花錢都不打個磕巴”
“我家拴柱,以前在家被我那婆婆都給慣壞了。二十啷當歲的大小伙子連衣服都不會洗。在小知青那里鍛煉了一回之后,現在回家又能拖地又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