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個種果樹,老農道“誰家要是有個果樹,三代人都吃不完。越是老樹越能掛果,以前災荒的時候我們村有家的梨樹,救活了多少人啊。現在還有人認那棵樹當干媽呢。”
旁邊的村長聽了趕緊用胳膊懟了他一下。這種話不能亂說,要是被人扣了宣揚迷信的大帽子可就完了。
老農也回過神來了,干笑道“對不住,我一興奮嘴就沒個把門的。”
李秘書笑道“沒事兒,想說啥就說啥,這沒那么多規矩。”問的差不多了,李秘書心頭越發的火熱,打發走了這兩人。想了想用了多年寫報告的功力了,認認真真的寫了一個文件
這每一篇都能寫一個報告了,篇篇都是寶藏,沈舟可真是個大才子。就怕領導重視這篇文章,不重視那篇文章。
一轉眼三天過去了。
李秘書那個報告回看過無數次,所有的文字都會背了,已經爛熟于心。
終于敲開了縣領導的門,縣領導正在看縣里的財務報表,這個季度很很好看,馬上就要秋收了,底下村里預估打糧食的數,比去年還高。
“李秘書,你快看今年大豐收啊”他高興的不行。
李秘書道“恭喜領導,我這還有一個高興的事兒。”
“哦”縣領導挑了一下眉頭“什么事兒啊說來聽聽。”
李秘書趕緊把沈舟的八篇文章拿了過去,順便還有一個他寫的報告。
縣領導沒想到李秘書會根據沈舟寫的文章寫了報告,先看他的報告。越看越覺得興奮,然后看沈舟的八篇報道,涵蓋了鄉村致富的方方面面。
縣領導一直想找鄉村致富的方法,為此也考察過其他的縣城。省報紙的致富經濟一欄更是每日翻看,但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難點,不能照搬照抄。
縣里的老百姓有街道安排,能考試進廠子,村里的日子就苦多了。以前也有干部說這些事兒。但到底沒去村里歷練過。說的話就跟空中樓閣似的,不實際。
沈舟這個則不同,縣領導道“這個稿子你先去抄一遍,務必一個字不落。咱留手抄本。把原件發特快郵件給省城的李局長,讓他增派農業專家來這考察。該修路修路,該養豬養豬。明年爭取讓老百姓的年收入翻一番。”
縣領導要把沈舟手寫的給省里,主要是沈舟的簪花小楷寫的太漂亮了,看著都賞心悅目,縣里都沒有寫的這么好的,拿出去,這可是門面啊
李秘書道“這個我已經抄好了。”
縣領導看著他笑道“你心思就是細膩,咱倆想到一塊去了。”
李秘書道“還是領導慧眼識珠,把沈舟給留下來寫文章。真的是,我干這么多年案頭工作的,看著都興奮。”
縣領導一想到沈舟,道“是個人才啊,可惜留不住。”到底是大地方來的。連省內領導想拉的投資都落在他的頭上了,背景了不得。
李秘書道“不管咋樣沈舟是咱們縣里的。有他在一樁樁,一件件都領先了其他縣城”
縣領導道“這倒是。”沈舟簡直就是給他送績效的。之前還霧里看花似的,不知這鄉村振興從哪兒入手,看完沈舟的報告,好歹有方向了。
他也得立刻上報,具體這些文章的價值,要上面的領導和專家組評估。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他們縣今年是要拔得頭籌了。要是振興這一塊的陣地牢牢抓住,那可出了大風頭了
別人走一步,他們走十步的差距。
縣領導意識到了,李秘書也同樣意識到了,趕緊叫來最快的郵遞員,插的雞毛信,送的特快加急。
發過去三天,縣領導每天在等上面的反應,吃不好睡不好的。瘦了兩斤多。
終于第三天中午的時候電話響了。
縣領導就守在電話機的旁邊,聽到那邊亂糟糟的聲音道“老伙計,行啊。送我這么一份大禮你這是從哪兒找的高人,寫的報告農學專家專門評估過很有價值。那個扣大棚的主意非常適合蔬菜保溫,還有修路,農具。比咱內部人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