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爺子評價都這么高,其他人更是沒的說,一句句好話就像不要錢似的。
“以前沒想到沈舟這么會做飯,這粥可真鮮美。”
“頭一次吃到。”
“最難得的是沒有一丁點的腥氣,大早上喝了這么一大碗粥可真舒坦。”
“都夠開個攤子了”
幾口粥喝完了剛好吃飽。又不過于撐。京都的人講究的就是七分飽。只是這粥太鮮了,喝完了嘴里還有種不滿足的感覺,恨不能再喝一點。
大伙兒喝了粥,也不好意思立刻就走,還在這邊寒暄幾句。問問沈舟啥時候走,在那邊苦不苦什么的。
沈舟道“今兒晚上的車。”
老街坊鄰居還挺舍不得沈舟的,道“怎么快啊”
沈舟道“省里就給了三天的假。”就這還是沈舟爭取來的呢,不然按照計劃只需在京城逗留一天。
沈舟道“以后我二伯要是來這鬧事兒,能不能通知我一下。”還把他在村里340聯系方式說了。
徐寡婦道“你放心吧,他要是還敢來腿給他掰斷了。這么多年沒見過這么牲口霸道的”又罵人又打人,一點規矩都沒有。再加上之前算計親侄子,對罵親爹這種事兒,鄰居可看不慣了。
其他人也趕緊表態“有我們在呢,你就放心吧。”說完也嘆息了一下,怪不得沈舟起大早熬粥,他們爺倆相依為命的,沈舟下去了,怕爺爺受欺負。
宋阿姨道“沈叔,你看沈舟多懂事兒,一般人可想不到這點。”
沈老爺子道“這孩子從小就懂事兒”
楊奶奶道“瞧著比過去更懂事兒了,又能管人了,又能做事兒,我都不知道下鄉這么鍛煉人呢,我們小叔子家那小孫子被慣得都不像話。天天跟那些無業游民在一起混社會,還不如下鄉支援建設呢”
本來她就這么隨口一說。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去鄉下回來還能安置,在家里苦守著反倒是弄不到工作。再看沈舟是越看越滿意
立刻上來詢問辦知青下鄉都什么流程。雖說有規章的,但也可以自愿啊。
這下去改造改造。回來不圖變成沈舟這樣,能有沈舟十分之一出息也是好的。
紛紛動了真心,恨不得把那些不爭氣的孩子打包隨沈舟今天就走了。
沈舟沒想到,大家居然還抱著這個心思。委婉的表示“下鄉比在家里苦多了。”
以前大伙兒都不愿意下鄉,能找工作的找工作,能結婚的結婚,或者找人頂替,想盡辦法不去。
楊奶奶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父母身邊都拿著當個寶兒似的,反倒是得不到鍛煉。”
“那可不。回去我跟其他大院也說說,要是能一批去,說不定能分到一個地方,多多少少也有個照應”
沈老爺子干咳了一聲。其他人這才打消了討論,道“舟舟啊,你給我買這么貴的衣服干啥”
大伙兒這才看見,這衣服可是百貨大樓賣八十一件的,還真別說,老頭穿上都精神“哎呦這是舟舟買的,真孝順。”
沈老爺子穿一早上了想炫耀一下,大熱的天,大家硬是沒看見,熱的都冒汗了。但效果很好,大伙兒看到之后紛紛贊賞他孫子會買東西,大方。
沈老爺子心說大方是真大方,除了衣服還有煙酒糖茶點心什么的,都是大家平常舍不得買,送禮都嫌貴那種。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