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的正在抓豬泡秤呢。牛村長直接朝沈舟他們過來道“人家豬場的人都說了,咱村的豬養得好。”
牛村長以前是愛罵人的性子,現在村里好運連連的,他都變得愛笑了。
沈舟道“都是紅梅姐他們操心了。”
牛村長道“你這真的都賣了啊。”他可打聽過了,一天一個價。現在縣里冷起來,都想買點好吃的,豬不夠用了,回收站的價都快漲到兩塊了,他們收活豬給一塊五。
牛村長覺著,過幾天還得漲價。要賣也少賣點,萬一后面漲價了,多虧得慌。
沈舟道“都賣了吧,這些人也能歇歇。”況且豬行一天一個價,要是漲價了固然好,但要是再掉下來更難受。現在縣里四通八達的都是修好的路。從外地運豬也不費什么事兒
等過稱的時候,最肥的豬三百三十斤,其他的豬瘦的也有二百七八。連豬場拉豬的人聽說他們是第一次養豬都震撼了“第一次養,能養的這么好”
“舍得喂。”朱紅梅在旁邊說著,還有就是細心,像是村里母豬下崽子,他們幾個人一宿都沒敢合眼,給老母豬加餐,煮食,一點馬虎不得。
最后沈舟跟蘇沉他們在這,豬場的人說“一共三千零三斤。一塊五一斤。一共是四千五百零四塊五,我算你四千五百零五”
說完旁邊跟車來的會計現場給錢。五塊錢的大票掏出來一大捆。看著十分震撼。
豬場的工作人員還看上村長那邊的豬了,雖然都是二百多斤,但這些都是笨喂的,沒攙飼料。
一般人吃不出來差距,但是他們常年倒騰豬的人都知道,這種豬肉更香。他們豬場里也都是飼料養的,碰見土豬都殺了送禮,或者自己內部人吃。
“你們這豬賣不賣,賣的話我一道拉走。這次是豬多我們下來收,一般豬少。都得自己送去。”
牛村長道“不了,今年我們這豬都自己殺了吃肉。”
豬場的人一聽說雖然覺得可惜,但也沒辦法只好回去了。
沈舟跟蘇沉則是回去,叫上大院里的知青都回來一趟。
大伙兒心里隱隱有些盼頭,這該不會是發錢了吧。不敢確定,畢竟他們平日里吃的挺好。養豬費錢,還借貸了兩千。不知道還完養豬拉的饑荒還又沒有剩
大院里的知青不光是養豬的,還有做飯的。幫廚的,管理那菜園子的。當初二十人,跟沈舟去縣里開店的有七個人,剩下十三個人了。
他們瞧著沈舟跟蘇沉,還有他們面前那一摞的錢。還挺震撼人心的。看見錢大伙兒才確定這次肯定是要分錢的,但這錢怎么分,還不知道。
沈舟道“今年辛苦大家了。這錢早點發下去,馬上要過年了,大家也能更寬綽。”
蘇沉看著沈舟的側臉,他家的小知青越來越有樣子了。
沈舟把賬本拿來道“這邊四千五百零五,種菜的收益陸陸續續有四百八十多。還差十幾塊錢我個人添上,算整錢五千塊。去了還銀行的兩千塊存款加上三十塊錢的利息,再加上這邊跟村里借糧的五百塊錢,還剩下兩千四百七十塊錢。”
大院的知青連大氣兒都不敢喘。巴巴的等著沈舟下一句話
沈舟道“這個錢,你們十三個人平分。每個人一百九,上蘇沉那邊零錢。”
在場的人都有些驚喜之色沒想到這么多。
他們也羨慕去店里幫忙的人,月月都有二三十塊錢的工錢拿,但是這次分錢并沒算他們。現在大院知青每個人拿了一百九,也趕上他們了
一個個都興奮了起來,來蘇沉那邊領錢的都會說一句“謝謝沉哥。”
分完錢也沒走一個個嘰嘰喳喳的“這錢我想存起來。”
“不舍得花了。”
心里越發感激沈舟,小知青雖然年紀小,但辦事兒極有條理,知道他們沒去店里,從別的地方給找回來了,最后到手的錢差不多。而且他們是一起給的錢,這樣的錢反倒是能存下來,總比零零碎碎發到手就花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