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那玉牒一片片的都是用綢布包裹著,只不過此時已經爛完了。
清代的玉牒是紙制的,名為玉牒,只是表達其珍貴而已。
但眼下這箱子里的玉牒,是真正的玉質,上面凋刻著一個個人名和簡要的介紹,比如誰誰之子,誰誰之二子之類。
這樣的玉牌一共十六枚,還有四張金質的冊子。
這就是所謂的金冊玉牒
玉牒上的那些朱筆字此時大部分都已經被海水侵蝕了,但還能看出一些來。
畢竟是凋刻過后才寫上去的,至少寫的什么東西還是能看出來。
金冊上的同樣是能看出來。這上面的字就完全是刻上或者說鏨上去的。
朱羽就在甲板上一邊悠閑的喝著下午茶一邊看著這些金冊玉牒上面的內容。
他算是看明白了。
這就是趙宋的一支,往上追可以追到宋太祖那一支上。
宋太祖“傳位”于高梁河車神,后來就比較亂,但在這玉牒上,至少譜系還算是比較全的。
這一支一直沒怎么太顯赫,但卻也一直沒怎么犯事,一直到宋滅亡,才打算從海上逃走。
當然,這是朱羽的猜測。
畢竟這些人帶了那么多的貴重金銀,這數量雖然比不上鼎鼎大名的古代豪富海昏侯,卻也實在不少了。
看完這些內容,朱羽又把箱子清洗干凈這箱子木質非常的不錯,在海里泡了這么多年,不僅沒有壞,反倒有點類似要形成陰沉木的感覺,越發沉了。
朱羽也就沒把箱子給扔掉,從空間里取出毛巾來,把玉片金冊一塊塊包起來,放進箱子里,再送回空間里。
然后他就又取出一個箱子來。
這箱子里面滿滿的裝的都是精致的金元寶
不得不說,這皇室的就是不一樣。逃走的時候,帶的這些東西,都比尋常富豪要精致。
箱子蓋掀開后,蓋子就朽爛掉了。
這木質完全是比不上那盛放玉牒的。
好在朱羽也不是清點,只是要看看戰利品而已。
一箱八十個金元寶,幾十公斤重。
朱羽隨手抓了幾個在手里把玩著,然后把這箱元寶又收了起來。
裝著銀元寶的箱子個頭大一些,銀元寶的個頭也大不小,鑄造的同樣精美。
和以前碰到的銀餅,或者那種高馬鞍形態的不同,這銀元寶和船一樣,中間的半球凸起,非常的勻稱養眼。
如果不是因為在海水里表面氧化了,其品相幾乎是不輸于金元寶的。
這樣的東西放到市面上去,其價格都比尋常銀元寶要高一些。
不過朱羽暫時倒沒打算用來換錢。
他把這銀元寶收了起來,把桌子收拾干凈,美滋滋的喝著茶,感覺真的是好極了。
又是一筆大收獲啊
接下來在這一片海域他是不打算再尋找什么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