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摸,這里面就沒啥了。
他抱著這些東西跳了下去,冉杰則拿著那塊木板上去,把木板裝了回去。
裝好了,看著沒有什么破綻之后,冉杰下來,問道
“老板,咱們把東西掏空了,后面沒了味道怎么辦”
“管他。”朱羽把東西裝進了事先準備好的包里其實是已經放進了空間,背好包說道“東西絕對是從咱們國內搶過來的,我沒要他們賠償都算客氣了。”
說著帶著冉杰去了東偏殿。
東偏殿門先前那個眼鏡男搞了半天都沒打開,現在朱羽仔細看了看,在看明白鎖子的構造后,便從包里取出兩個鐵絲磨制的工具來,對著鎖子不停的撬捅著,沒一會兒,鎖子就被打開了。
打開鎖子,朱羽和冉杰一起慢慢打開殿門。
這厚重的木門發出了咯吱聲,好在朱羽和冉杰早有準備,取出潤滑油來,在門軸上滴了一些,慢慢來回動了兩下,等再開的時候,那聲音就已經沒有了。
殿門打開,里面便有一股子腐朽的味道傳了出來。
偏殿并不大,和宏偉的正殿相比,這里更像是耳房。
里面也沒有供奉什么神佛,而是擺著一些架子,架子上擺著一些書籍。
朱羽看得出來,這些書籍是經過一定的保護措施的。比如用一些草藥香袋放在邊上防蟲。
房間內的濕度也算可以,四周還放了一些石灰來吸潮氣。
不過這樣簡陋的保護措施,對于這架子上的古籍保護并不算很好。
“你把這里的書慢慢收起來,用袋子裝好”
“這么多”冉杰有些為難。
“看名字,撿好的裝。”朱羽丟下一句話,“我還要去那邊。”
冉杰也知道不能事事都靠老板,便勉為其難的選擇了起來。
這些東西不光要好好選,裝起來的時候也要小心。
這一趟過來,他們帶了一些密封袋,就是希望能夠安全的把這些古籍帶走。
朱羽來到西偏殿,他用同樣的辦法打開門后,發現這里架子上不僅有古籍,還有一些書畫。
書畫都卷起來,放在一起。
朱羽壓根就沒看,直接把這里的古籍全都收進了空間里,包括那些書畫。
然后他就走到了正對偏殿殿門的墻前。
墻上掛著一幅寒江釣雪圖,差不多把半個墻都擋住了。
朱羽小心翼翼的把畫摘下來,卷起來放進了包里,然后便開始研究起墻壁來。
當然,這墻壁不是古代的,也不是從華夏搬過來的,但墻壁的后面,是別有乾坤的。
朱羽之所以先開東殿門,就是讓朱羽在那邊呆著,不然他這邊就不好解釋。
研究了一會兒,在墻角找到了開門,擰了一下墻角處的一塊略微凸出來的墻磚,那面墻就慢慢動了起來,露出一個容一個人進出的洞來。
朱羽聞到了從洞里出來的復雜味道,等了一會兒之后,才鉆了進去。
那洞里面的空間并不算大,但里面的東西卻讓朱羽大吃一驚
這里面是寬一米五,長和偏殿一樣的一個長條空間。
應該就是偏殿蓋起來的時候預留下來的暗室。
暗室的左面,密密麻麻擺著各種各樣的瓷器。
朱羽隨便拿起一個來,看看底款,是“大清雍正年制”,這是個青花梅瓶,素雅,大方,很有雍正朝的風采。
官窯中不多見的精品
收起這個,再拿出一個來,“大明成化年制”,斗彩碗。
好東西,收了。
把這些瓷器一一收了起來,朱羽算了算,有三十四件。
后面則是一件件的玉器,擺在一個精致的木架子上。
從高古的沁色玉琮,到近代的幾近透明的玉碗,足足二十多樣精品
看來,這個田中,在華夏還真沒少搜刮好東西啊
再往里面,一樣大件東西把朱羽嚇了一跳
這玩意兒也能搞回來,這太夸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