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有一千三百噸的青金石儲量,這玩意兒以前不是很值錢,但現在是以克論價的。
但在本地,其實許多人都能找到原石,只是賣不出去,所以價格不高。
現在有了交易渠道,對方給的價格比過來的販子收得高得多,這些人自然樂意換了。
“我這地毯,你們看看,我老婆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織完的”
“嗯,沒有破損,看著挺好,你想換什么”
“米,面,鹽,鏟子,自行車”
“西木汗,你太貪了,怎么可能換那么多東西”
“能換,給你一輛自行車,一袋米一袋面,兩包鹽,加上五個鏟子,怎么樣”
“好好好,太好了”西木汗喜出望外,他原想著能換其中的幾樣,沒想到全換到了
基地給出的價格基本上都是超出了大家的期望,所以這些人換東西的積極性很高。
朱羽走到一個兌換點,正好看到一個老婆婆正拿著一個銅佛像換東西。
“老板,這個怎么換”兌換點的小胡有些為難的撓了撓頭,正好看到朱羽,急忙請教“這個什么價,我們不清楚啊”
老婆婆說道
“換糧食,換一袋糧食就好”
當地人信的是伊斯蘭教,佛教屬于異教,這種東西應該是以前留下來的,不知道怎么被老婆婆找到了。
聽著旁邊翻譯的話,朱羽再次確認
“老婆婆,你真的要換嗎”
“換,換家里都沒什么吃的了”
哈桑正好走過來,問朱羽
“朱先生,出事了嗎”
“沒有,這老婆婆拿著古董換東西”朱羽說了一句。
“能換嗎能換就換吧。我知道她,家里男人都在戰爭中死掉了,生活很窮苦”
“但這些是文物,換了不可惜嗎我可以給她一些糧食”
“換了吧。”哈桑搖了搖頭說道,“你給他,她也不安心。換了話,她吃著也安心。再說了,這種東西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換了東西實在。”
這話,讓朱羽想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華夏。當時國家也窮,老百姓也窮,國家甚至搞了文物商店,把一些不怎么重要的文物放到商店里賣給老外,換外匯,來發展經濟。
現在的阿富汗,不也一樣嗎
文物什么的其實并不重要,老百姓的死活才重要吧
他現在基本上確定,還是先不要把那個波斯王墓的消息告訴哈桑長老和老塔了,說了現在也沒什么用,甚至還會被破壞掉。
等時機成熟再說吧。
給老婆婆換了十袋糧食,鹽,以及其他一些生活物品,朱羽還讓哈桑長老派車把東西給老婆婆給送回去。
這個善心發的,直接讓附近部落居民立刻就掀起了拿文物兌換東西的風潮
這倒是讓朱羽沒想到的本章完
fo
fo。fo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