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仙鎮覆滅正是六年前,這與老道士結廬時間頗為巧合,弟子懷疑那位老道士怕是知道什么,弟子不敢打草驚蛇,故而上報先生。”
莫川聽到這,終于意識到黃不語表功之前為何先請罪了。
這所謂的發現,根本談不上線索。
最多算是一個破局方向。
也對,妖就是妖,雖能借著隱秘特點,打聽到諸多秘密,但也最多止于凡俗,一旦涉及修道者,終究力有不逮。
“那道士居所位于何處?”
“回先生的話,來仙鎮西南方向行約里,便到了,那茅屋背靠山坡,門前有個荷花池,先生若去,弟子愿為先生領路。”
黃不語連忙道。
“不用,能守著來仙鎮五六年之人,不是秉性純良,便是另有圖謀,若是前者還好,若是后者……”
莫川話語至此戛然而止。
黃不語心中一凜,不再多言。
莫川隨即散而為氣,消散于廢棄瓦舍之間。
黃不語連忙拱手作揖,恭送先生離開,好一會兒才直起腰來,眼中閃過一抹后怕。
無知者無畏。
初聞來仙鎮,他滿心為求仙緣,根本不以為意。
然而至此之后,才知來仙鎮之詭譎。
正所謂:
雁過留聲,水過留痕。
偏偏關于來仙鎮的消息,仿佛被一股無形力量盡數泯滅,探訪周圍村鎮老人,對于來仙鎮的記憶也多十分混亂,仿佛遭到了某種血緣詛咒。
這非常不符合常理。
畢竟鄉野婚娶,多是十里八鄉之人,縱然來仙鎮淪為鬼蜮,也不該這么快就從人們記憶中消失。
因此這里面必有不祥。
這份不祥,令黃不語感到不安,這是他方有幾分線索,便迫不及待上報的根本原因之一。
……
按照黃不語的描述,莫川出陽神,遁于草木間,不過一炷香時間,便尋到老道士隱修居所。
整齊編排的籬笆圍墻,圍住三間泥墻茅屋,看起來平平無奇。
環顧四周間,遠處隱隱可見一座村落,有裊裊炊煙升起。
莫川取回肉身,這才行至柴門前,朗聲喊道:
“有人在嗎?”
沒多久,一名衣衫陳舊,額生福痣的老道士,從堂屋走了出來。
“貧道明辰,途經此處,腹中饑渴,可否求口茶水吃吃?”
莫川拱手相問。
那老道士意味深長道:“道友衣著整潔,紅光滿面,可不像是托缽乞討之人?”
莫川笑道:“讓道友笑話了,貧道此來,其實想打探些消息。”
此時,老道士也走到院門前,隨手打開柴門,道:“農家井水粗劣,道友不嫌棄的話,請。”
莫川微笑,抬腳邁入,心中暗道:黃不語這廝眼光果然了得,這老道士有意思。
待進了堂屋,環顧四周,堪稱家徒四壁。
倒是正堂供奉了一副畫像,瞧著應該是老道士的祖師爺。
莫川見狀,拱手致禮。
“道友稍等,待貧道取壺茶水。”
將莫川引入簡陋方桌之后,老道士隨即出門取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