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了兩年時間,不僅識文斷字,更是背下三五本經文。
可惜,好景不長,他尚未成年,師傅便突兀仙去。
幾位師兄一番商量之后,懷揣道觀僅剩錢財,外出歷練去了,這一去,便徹底沒了聲音。
還記得那個大熱天,他去道錄司勾銷師傅名冊時,懵懵懂懂的他,在院外站了一上午,曬得那叫一個汗如雨下。
街上一文錢的茶水,他偷偷瞄了許久,沒敢上前。
其實,他大可以上前,大大方方討上一碗。
可惜,少年羞怯。
也幸少年曾羞怯,如今憶起,更添唏噓和神往。
想到曾經那個懵懂少年,扶鸞觀主輕輕一笑,感受著失去衰老肉身掣肘的神魂,那不知疲憊的少年感,仿佛再次歸來。
天道垂憐,若無老病,死該多么令人留戀?
可也正有老病,更令人眷戀少年活力。
“師傅,你沒騙我!祖師爺……一直都在。”
“鬼仙,當為大道也!”
心神振奮間,扶鸞觀主撤去護體元炁,重回肉身。
不想神魂歸殼時,熟悉的掌控感沒有出現,他的魂魄仿佛成了一縷陰風,無依無靠。
扶鸞觀主心中一怔,連忙再次卷起元炁,出陽神。
待離開肉身,轉頭望去,才發現失去神魂支撐的肉身,已然在悄無聲息中死去。
“這就……死了?”
扶鸞觀主愕然。
好一會兒,又灑然笑了起來。
“合該如此,既成鬼仙,這皮囊要之何用?”
他有心通知玄云一聲,略一琢磨還是作罷!
明日玉皇會,還是不要打攪扶鸞觀復興之后的第一場法會為好。
他想了想,檢查一下門閂,隨即取來供香,上香奉告祖師爺。
香氣沉沉應乾坤,燃起清香透天門!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焚玉爐,心存師前,真靈下盼,仙施臨軒,弟子關告,逕達九天!”
祝香咒中,香火倏然散開,一道略帶幾聲驚訝聲傳來。
“咦,竟脫了軀殼,看來此乃天意!”
“弟子常清,拜見祖師爺!承蒙祖師爺授法,終得鬼仙三味。”
扶鸞觀主叩首拜道。
“可曾留下遺言?”
“明日玉皇會,弟子不忍打擾。”
“也罷!待你塑了魂體,堅固無傾,再回扶鸞觀也是一樣!”
聲落,一股無形力量從香火中席卷而出,將扶鸞觀主卷入其中。
扶鸞觀主心神一緊,只覺視野一陣天旋地轉,待腳踏實地,已然天地換新顏。
‘神霄絳闕?’
這是扶鸞觀主瞧見眼前景色時,心中下意識冒出的詞匯。
便見一座氣勢磅礴,壯麗巍峨的龐大宮殿,印入眼簾。
仔細瞧去,層層琉璃瓦,綴于飛檐,瞧著鱗次櫛比,層巒疊嶂,恍如山巒。
更遠處,兩道青云柱,若撐天鰲腳,點亮灰蒙蒙的天空。
“此為貧道洞府,瞧著如何?”
一聲發問,驚醒看呆了的扶鸞觀主,他連忙收斂心神,循聲望去,便是祖師爺正在旁邊,一臉含笑。
“回祖師爺的話,瞧著古色古香,端是貝闕珠宮。”
扶鸞觀主答道,心想,這宮闕回去,定要和玄云好生說道說道。
“若是在此宮中久住可愿意?”莫川問道。
“此為弟子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