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運己亥正月九日,扶鸞觀主常清真人,功行圓滿,祖師御詔,歸班參教主,紫衣謁三清。
十六日,扶乩歸來。
觀中弟子見之無不喜極而泣,人心大定,道心歸寧。
在祖師爺神龕前,廣清道長繼任扶鸞觀主,總領門下弟子。
是夜,玄云袇房燭光徹夜未熄。
翌日,常清真人離去,扶鸞觀重開山門。
有虔誠香客至,聽聞扶鸞觀主仙去,又見觀中喜氣洋洋,一時大為驚奇。
事傳十里八鄉,遂成佳話,香火愈盛!
……
正月民俗節日多。
十六走百病,二十天穿節。
常清回到饗祭道爐之后,還未歇息幾日,便又得師命,代持香火,還愿百姓。
一番經歷下來,令他愈發感嘆祖師爺的神通廣大。
南至九閩,北及幽州,橫跨金、云、冀……三州,大小神職七八種,小至村落,大至城郭,皆有權柄觸及,令人敬畏。
對莫川來說,有常清代為行走,他也省下不少精力。
正好窩在養神殿中,練炁煉丹。
靜極思動,再去壽山,烹煮草木,提煉草木之氣。
日子眨眼過了七八日。
正月二十五這天,又有一支香火撲面而來,隨之還有念念有詞的念叨聲。
“點遍燈,燒遍香,大米干飯疙瘩湯;拿簸帚,掃東墻,家家糧食填滿倉。”
早就習慣各種朗朗上口諺語禱詞的莫川,下意識就要使喚常清過去。
然而念頭剛起時,他鬼使神差的循著香火瞄了一眼,便是這一眼令他愣住了。
香火那邊的畫面很熟悉。
那是滄霞城谷旗鎮山歧村戶長——陳焦扶,正在絮絮叨叨。
只見他拿著一把竹絲做的筅帚,一邊念念有詞,一邊清掃房屋墻面,偶爾掃下一兩顆蜘蛛,便是面帶喜色。
堂屋陶碗里,插著三柱供香,裊裊青煙,繚繞蕩漾。
沒多久,陳焦扶象征性完成儀式,拱了拱手道:“倉神爺,您受累受苦了。”
俄而,轉身離去,扛著鋤頭下田去了。
三支供香,渺渺不值一提。
莫川卻怔在原地許久。
這天是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又稱添倉節、天倉節。
傳聞,很久很久以前,某地連年大旱,顆粒無收,朝廷依舊催稅收租,惡霸橫行,一位庫使倉官,不忍百姓忍饑挨餓,易子而食,故而開倉放糧。
事后,又恐朝廷降罪百姓,故而一把火燒了倉庫,并赴火殉倉而死,平了此事。
上天感其功德,加封為倉廩神!
十分樸實無華的傳說。
只是莫川沒想到,陳焦扶拜的倉廩神,竟然應在了他的身上。
不,準確的說,他成了倉神爺。
屬于陳焦扶的倉神爺!
“哈哈,有趣有趣!”
莫川哈哈一笑,心中一動,屈指一彈,一縷草木之氣循著香火,涌入陳焦扶家中種糧袋中。
“希望未來你們可以不用再拜倉神爺。”
莫川發出由衷祝福。
……
過了正月,各地仿佛約好一般,各種節日慶典迅速平寂下來。
天氣漸暖,萬物復蘇。
時間不容鄉民浪費,同樣也不容千年大妖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