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之術,與其說是絕谷之術,不如說是食氣之道。
《道德真經集義》有言:
——蓋人鼻口所出入,手足所動作,皆五谷所養,五畜所益,五果以助,五菜以充,醪醴以滋,芳草石藥以補瀉。
《云笈七簽》又言:
——百谷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非清虛之真氣,臭亂神明胎氣……糜傾,朽敗也。
由此可見,道家在肯定五谷正面作用之余,也認為人食五谷必染污穢余毒。
這與“是藥三分毒”有異曲同工之理。
因此道門催生出各種洗髓伐骨之術,力求滌除塵垢,脫胎換骨。
然而與其后天解決,不如從源頭解決。
故而《云笈七簽》發出“何不食氣太和精?”的疑惑和解決之道。
辟谷之術由此孕育而出。
修行此術,可絕五谷,食氣而生。
這里的氣,范圍很大,又很狹窄。
《道樞》曰:
——以辟谷以存其命,食胎氣,食靈元,斯不死之道也。
其中提到的胎氣、靈元,皆是辟谷之術可食之氣。
簡而言之,無限趨近于先天之氣,皆是可食用范圍。
不過,這個范圍雖廣,卻藏于天地巇罅處,人力難以察覺和采擷。
因此對于莫川來說,目前可食之氣也唯有香火。
值得一提的是,他若吞吐一口空氣的話,也可憑辟谷之術,提煉出微不可查的靈元,雖無法增長修為,但用來維護皮囊機能,還是可以辦到的。
修行此術對莫川而言,最大的驚喜,乃是對香火感知和操控。
以前他對香火的感知全賴饗祭道爐。
雖然也能進行操控,但總有種戴著鐐銬跳舞的桎梏之感。
如今以辟谷之術感知,如脫鐐銬,輕松至極,其之妙用,一言半語難以描述清楚。
至此,莫川也終于明白無主道人為何能夠以香火為引,追入饗祭道爐?
——感情是借了辟谷之能!
“饗祭道爐可截無主香火,不知道我以辟谷之術為引的話,能不能化被動為主動?有機會倒要好好嘗試一下。”
掌握辟谷之術后,莫川下意識想到這一點。
經歷過無主道人之事的他,已然對于之前設想的“香火平臺”想法,產生了幾分動搖。
固然平臺為王,可他也得有撐起平臺的實力才行。
貿然快速擴張,只怕步子邁得太大,扯著蛋。
“我現在不缺道法,更不缺獲取資源手段,低調發展才是王道!”
“天下之大,能人輩出。一個看似無關香火道的辟谷之術,就能追入我的道爐,下次再遇到一個天罡法追入我的老家,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個無主道人已經逼得我底牌盡出,全靠氣運獲勝,下次若是遇到國師之流的大人物,只怕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猥瑣發育才是王道啊!”
心中感嘆間,莫川干脆盤算起手里資源,思考未來出路。
“目前,我手里最大的香火源,一個是云極觀,一個是萬朝洞窟。次之,則是扶鸞觀、壽山。再次之,則是天寶寺、何塬土地、渠口陳家、山歧村……”
“云極觀,乃是我以衍真道人名義享有,基本不會出問題。即便有精通香火道士察覺到這一點,事關人家私事,應該也不會多嘴追問……”
“算了,還是做最壞打算為好,以后云極觀香火,得千萬小心。這點,同樣以衍真名義享用香火的天寶寺,也得留意。”
“余下萬朝洞窟、扶鸞觀、壽山……問題都不大。”
“至于何塬土地?民間本就多鄉民冊封土地野神,看官方態度,顯然也是睜只眼閉只眼,應該也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