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裝卸貨物;
更多的是將“山神廟”搬上板車,運往鎮口。
太陽升起時,鎮口已然熱鬧一片。
“劉掌柜,早啊!”
“早早早!”
“呦,這就是貴鋪作品吧,讓我瞧瞧……哎呀,瞧瞧這窗欞,雙面鏤空,惟妙惟肖,可謂成風近堊!讓我猜猜,這是出自趙師傅的手筆吧?”
“哎呦,您好眼力,除了趙卓,咱這壽山鎮誰有這鏤雕技法?”
“您說的沒錯!”
“呀,韓師傅早!”
“讓我瞧瞧,嘖嘖,韓家不愧是細雕大家,瞧瞧這獅子,這刀畫功夫端是一絕!瞧著小巧可愛,跟貓似的,簡直都要活過來捉老鼠了。”
“呦,這就是貴鋪作品吧?這牌樓瞧著怎么歪了?這雖是內景微雕,不求你斗榫合縫,但也不能如此歪斜吧?”
“韓師傅,您得看看眼了。不是牌樓歪了,這是山道,斜的!”
好家伙!
今兒壽山鎮算是徹底熱鬧起來。
各門各派,高手齊聚,一個個皮笑肉不笑,彼此遛彎打探。
關系好的,相互吹捧;
關系差的,明褒實貶。
可把茶攤老伯看樂了。
他擺了幾十年的茶水攤子,還從來沒見過鎮口如此熱鬧,更沒瞧見山匠們如此模樣。
那瞧著精湛廟宇便急眼,看見拙劣之作便得意的模樣,屬實有趣!
“博彥石記來了!”
“走,去瞧瞧。”
人群中突然傳來的一聲驚呼,吸引在場無數匠師的注意力。
作為壽山鎮最具實力的博彥石記,大家自然緊張得很。
沒多久,便見幾名匠師學徒,小心翼翼推著一輛板車而來,班車上,赫然擺放著博彥石記的作品。
眾人打眼瞧去,場中登時鴉雀無聲,俄而悉悉索索的議論聲傳來。
“這是……山神廟?瞧著就是一座神像啊!”
“可不是!”
“呀,神像之下有廟宇。”
“我瞧瞧!哎呦,我活了五十三年,還真沒見過山神廟長這樣。”
眾人議論紛紛間,立馬有相熟之人,上來打招呼。
“劉掌柜早啊,博彥石記的雕工,還真是一如既往的鬼斧神工啊!”
“是啊是啊,瞧著那叫一個點屏成蠅,活靈活現。”
“過獎過獎!”
博彥石記老掌柜拱手回應,心中感覺有些操蛋。
說實話,他寧愿迎來明嘲暗諷。
作為同行,他深知若是真心夸獎,哪會用如此虛無渺渺的詞匯兒?
最起碼得點出得意之處,那才叫鑒賞與肯定。
眼下這叫什么?
安慰呀!
為啥?
博彥石記的作品,屬實有些另類。
一座似道非道神像占據大半石基,上本身是人,下半身連接山脈;
神像之下才是規規矩矩的殿堂樓閣,雖然布局排列,乃至雕工稱得上一句巧奪天工,但整個微雕立意已然跟山神廟不搭邊。
畢竟哪有山神廟長這樣的?
老掌柜也是無奈。
季津是鋪里扛把老師傅,他一直十分信任,因此將活計交給他之后,便不曾過問,怎料,成品竟是這般模樣?
如今交差在即,已然無法更改。
唉!
也罷也罷!
還好雕工尤在,金豆子賺不到,倒也不至于毀了名聲。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