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川見狀收回目光,心中不以為意。
自從壽山神廟吹化而出。
除了凡夫俗子之外,亦有各路仙妖精怪登門造訪。
膽小的遠遠眺望。
膽大的進廟燒香。
更有琰城道會司道人,登門拜訪,直言:造錄名冊,上報國師。
莫川也不拿架子,杜撰了一個“半龍”名號交差。
——所謂半龍之名,正是取自鷹擊崖所斷地脈之氣。
值得一提的是,莫川也趁機讓道會司道人提點壽山匠人,請了一位善扶乩道人,于廟中燒香,請神附體,選定壽山神廟廟祝——季津。
之所以選擇季津,原因無他,僅僅是因為他雕刻的神像,頗合莫川胃口罷了。
至于是否稱職,暫時先用著再說。
以眼下神跡,即便季津心術不正,一時半會也不敢表露出來。
等以后尋到合適人,再另作抉擇。
從這段時間,莫川觀察來看,季津還算稱職。
成為廟祝之后,他立即組織壽山鎮鄉紳富戶,捐款捐物,修繕山神廟細節。
此舉也得到壽山鎮匠人的擁護。
原來,壽山神廟終究是微雕放大而出,瞧著渾然天成,天衣無縫,但細節終究粗糙了些。
壽山鎮匠人哪里能容忍山神廟出現這種瑕疵?
因此一番商議之后,決定各修各的。
——即,各自修繕被青衣道人采納的建筑物什。
本該是一場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事情,到了這里反倒成了一場炫耀。
工程量越龐大的匠人越高興!
瞧見沒,這是山神老爺的青睞和賜福。
至于工程量最龐大的博彥石記,反倒徹底閑了下來,因為他們被采納的赫然是轟動十里八鄉的壽山神像。
如此龐大神像怎么修繕?
總不能鑿釘子,再爬上去吧?
最終無奈,博彥石記只能在得意中,享受山神老爺賜予的榮耀和清閑。
……
……
這段時間,莫川除了觀察季津之外,其實還在實驗一項香火技巧,如今收效甚豐。
“以饗祭道爐過濾,以辟谷之術識別,避疫之能足以惠及虔誠上香者。”
“從此以后,即便我不在壽山神像前,亦能及時回應虔誠信徒,無需擔心覬覦者的打擾!”
莫川看著下方恢復行走能力的阿婆,心中暗暗忖度道。
香火之道,在于人心。
若人心之讖言。
其越虔誠,力量越強。
其中最虔誠的香火,甚至可以影響到納香者的意志,此為內景宮避之不及,饗祭道爐卻四處搜尋的執念香火。
而辟谷之術,可以洞察香火品階。
故而莫川以此為特點,設下香火品階,只要觸及火線,他即本能施加避疫,并以登抄之術,加持氣運。
這兩點足以滿足大多數信徒所求。
以后壽山神廟不會有求必應,但若心誠,亦可治愈疾病,福澤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