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剎,寶殿森嚴。
昏暗殿堂里,一名身穿百衲衣的枯瘦老僧,微闔雙眸,敲木魚,轉佛珠,吟誦不休。
大殿四周,佛像聳立。
或慈眉善目,或怒目金剛;或三頭六臂,或千手俯世。
驀地,一陣匆匆腳步聲傳來。
便見一名身穿皂色常服年老僧人,匆匆邁入大殿,湊近老僧耳旁,低聲道:
「師兄,已經第四天了,雙眼井依舊不見河水涌出,承鄴河近乎枯竭,奉超港口更是成了陸地,那對孽龍怕是又在作祟!」
皂常僧人乃是雙龍寺監院慎宗法師,地位僅次于方丈慎全,也就是眼下身穿百衲衣,誦經不休的大和上。
早在四日前,雙龍寺便察覺到雙眼井不再出水。
不過,雙龍寺并未在意。
負責汲取地下暗河之水的雙龍,終究不過是妖邪,哪能精準如日晷儀?
偶爾鬧脾氣,停止汲水,也屬正常。
但撂擔子這么長時間絕對不正常。
「阿彌陀佛——」
雙龍寺方丈慎全法師,長長宣了一聲佛號,睜開雙眼:「上一次承鄴水枯,還是什么時候?」
監院慎宗法師想了想道:「應該是一百多年前,據說,當時承鄴河兩岸,一夜之間冒出無數魑魅魍魎,饗食香火。」
慎全法師點了點頭:「看來這次又有妖邪賺了氣運。也罷,點上天龍部,隨貧僧走一遭吧!」
「是,師兄!」
慎宗法師頷首,連忙退出大殿,召集天龍部武僧去了。
傳聞,佛有護法八部眾,龍眾位列其一。
雙龍寺設天龍部,巧借真龍氣運,培養龍眾,其所修功法極為特殊,乃是取自《金剛經》的《青龍疏鈔》。
在真龍氣運的加持下,可謂如虎添翼,沐龍威而不屈,乃是鎮壓孽龍的好手。
這是慎全法師點上天龍部原因之一。
沒多久,監院慎宗法師召集天龍部武僧,隨同雙龍方丈往后山行去。
越往后山行去,環境愈發荒蕪。
斑駁的杏黃院墻,剝落的坍圮脊檐,蒼翠的參天古木,無一不在印證后山之特殊。
——為了防止雙龍蠱惑人心,雙龍寺不得不隔絕一切接觸,哪怕是眼盲耳背的灑掃老僧,也謝絕進入。
以至于后山逐漸頹敗,恍如廢墟。
良久,眾僧行至后山小院,荒寂無人的小院里,堆滿了不知從哪里刮來的枯枝敗葉,唯獨玄武巖雕琢的雙眼井上,干干凈凈。
「阿彌陀佛,敢問二位真龍如此興師動眾,可有什么吩咐?」
雙龍方丈走到雙眼井旁,合掌宣禮!
然而雙眼井卻毫無動靜。
雙龍方丈略一沉默,又道:「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二位贖罪千年不易,莫要功虧一簣,業障不除,又添新罪。」
回應他的依舊是一片死寂。
「阿彌陀佛,師兄,這孽龍如此不知禮數,不如以天龍部招待?」
…
監院慎宗法師見狀,故意朗聲請示道。
凈水寶瓶準進不準出,以天龍部武僧結降魔陣,縱然奈何不得雙龍,也能耗其精氣,損其道行!
然而回應慎宗法師的依舊是一片死寂。
雙龍方丈輕輕轉動佛珠,略一擺手示意,周圍武僧嘩啦啦行動起來,在雙眼井周圍布置上降魔陣。
待降魔陣出,慎全法師這才緩緩走近雙眼井。
老話有言: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