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門小派甚至攀龍附鳳,自稱明辰一脈道統。
這讓莫川憑空多了無數香火。
可惜,他元炁道修為卡在千年瓶頸,寸進不得,這些香火也只能融入天池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攀龍附鳳者不止于道門,甚至還有佛門。
這些佛門不僅堂而皇之的將“殺生護生之說”寫入佛典之中,更為莫川塑泥胎鍍金身,尊號:明辰大師。
當莫川瞧見這些香火時,可謂一臉茫然。
許久又啞然失笑。
他猜,這里面并非全部尊崇他的佛說,很大一部分或許僅僅是為求自保罷了。
如今他在九州名望之盛,可謂登峰造極一時無兩。
在禪寺宮觀中立上他的金身,宣揚他的道統,說不得便能躲過無妄之災。
畢竟他莫川修香火道也是人盡皆知之事。
……
“終于煉氣二境了!”四月下旬,莫川于靜修中睜開雙眸,感受著已經踏入煉氣二境的靈元道修為,心中不悲不喜。
也不知是不是所修之法契合山神之軀的緣故?
關于靈元道的修行,他一路順暢無比,欠缺的僅僅是靈元而已。
如今從靜修中醒來,正是耗盡朝歌所贈靈元。
“眼下終究是還是元炁道的世界,若是能進北岳洞天修行,說不定能直達煉氣九境,可惜……”
莫川搖了搖頭,正要隨機擇一支香火,出去散散心,撞撞機緣。
倏然,一道靈光劃過腦海。
“等等,北岳洞天去不了,我可以去虛陵洞天啊?”
思緒飄忽至此,莫川心中一動,起身離去。
……
……
紅日初露,日光微灑。
天際還能看到尚未落下的月亮,豐都城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龍隊伍。
仔細看去,多是十里八鄉村民,挑著農副產品進城售賣。
“老伯這簸箕編得可真緊實!”
一聲搭話,令挑著擔子的老漢,下意識循聲看去。
瞧見是一位長衫讀書人,頓時滿臉笑意:“先生好眼光,俺家簸箕都是用三月新柳曬干編織,結實得狠!不瞞先生,俺去年還給官家編過藤盾呢!”
長衫讀書人聞言一臉驚色,連連稱贊:“哎幼,老伯好手藝啊!”
一句夸獎,哄得老伯喜笑顏開,一路奔波而來的辛苦不翼而飛。
唾沫橫飛的說起自己的風光事兒。
卻是去年天下動蕩,當地州府兵武庫虧空,不得不臨時征調民夫編制藤盾應急。
不過,隨著局勢緩和,藤盾之事也就成了過眼云煙。
老漢說著,還露出幾分不舍之色。
這人、也就是莫川笑而不語。
排隊閑聊間,莫川問道:“小生以前路過豐都,瞧著人口雖多,但多面帶菜色,如今瞧著不知好了多少倍,看來年景頗為不錯啊?”
老伯道:“先生果然一看就不是本地人,先生有所不知,自從咱豐都來了位仙人,從此以后那是風調雨順,糧食翻番,年景比起以往不知好了多少……”
在老伯侃侃而談中,莫川逐漸對豐都有了一個新認知。
曾經堪稱玄門禁地的豐都,遷來一支道派,自稱長生觀。
在豐都廣納香火,更積德行善,在當地頗具名望。
不過,行事卻非常低調,鮮少招收弟子,這令不少貧家子弟引以為憾。
莫川聞之目光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