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大老爺們,平常連自己家里的臭襪子都沒洗過,現在卻是勤快的跟個小娘們一樣,過往的行人看著就覺得不對勁。
若是被他們的爸媽看見,更是要驚訝的下巴都掉下來了。
自家的娃子這是轉性了嗎?好像變了個人一樣,怎的突然就變得這么勤快了?
準備工作做好已經下午5點,葉瑾把老六和小黃毛叫到身邊,親自教導兩人做蓋澆飯。
其實做法非常簡單,先把米飯準備好,再把調好汁的菜澆在上面就行了,當然,這些飯菜少不了辣椒醬,沒了辣椒醬就是沒了靈魂。
兩人平常在家從未做過飯,這次卻學得非常認真。
葉瑾做一個步驟,他們跟著做一個步驟,最后澆上辣椒醬。
葉瑾把這幾盒飯菜打亂了順序分給了外面的人。
大家勞碌了一天,肯定是要管飯的。
以前是按天開工資,現在有了店面,自然是按月開工資。
以前是讓他們去賣東西,只要東西全部賣完,一天就有五塊錢的收入。
收入看著很多,但其實是不穩定的。
有時候一個月下來也就幾天有活干,拿到手的錢不過三四十塊。
現在葉瑾直接給他們開的工資是40塊錢一個月,每個月可以休息兩天,還會根據店里的經營情況給他們發獎金。
等于說40塊錢只是基本工資,具體能拿多少錢還是看個人的表現還有店里的經營情況。
至于老六和小黃毛,他們作為飯店的經營者,要負責的事情更多,肩上的壓力更大。
葉瑾給他們開的月工資是60塊錢一個月,同樣會有獎金。
而且他們的獎金比例跟別人不一樣。打個比方,別人只有05,他們能拿到2。
第1天的生意不錯,后續還要做蓋澆飯,店鋪的營業額會再一次提升。
表面上看他們多做了事,工資沒有什么改變,可若是算上獎金,最后拿到手的錢不可估量。
正是因為葉瑾建立了這樣的分配方式,這才調動起了大家的積極性。
店鋪的成本不是他們出的,但卻是他們親眼看著建起來的,他們也是出了力氣的。
可如果店里發展的再好都跟自己一毛錢關系,僅僅靠著自己的責任心去經營,時間久了難免會懈怠。
只有這種跟自身利益掛鉤的分配方式,才會讓他們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
這間店面很大,而且層高很高,屋頂經過改良上面已經被隔出來了一層不太高的閣樓。
閣樓可以當作倉庫放置物品,也可以鋪上席子直接當床。
大部分人都住得近,沒有住在這里的必要,但是隨著店鋪的發展,總是會吸納越來越多的人才,到時候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而且這房子吊頂之后整體檔次都上去了,店里的東西賣的稍貴一些,配著這裝修和味道也覺得值得。
大家圍在一起吃了蓋澆飯,吃完后都贊不絕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