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子嬰對古籍上所記載的飛檐走壁等武林絕學嗤之以鼻,認為都是后人牽強附會編造的,但是偷看了幾次老人練功之后,在腦海立馬推翻了自己的想法。高手、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因為子嬰親眼所見老人氣運丹田之后從小院中躍起數丈。
對于老人的具體身份,子嬰雖然依然不解,但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猜測。這個老人包括晚上進進出出的各色人員,甚至包括趙國大將司馬尚都應該是墨門中人。
戰國時期的文字,雖然子嬰尚且不甚熟悉,但是他們在交談中隱隱提到“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兼相愛交相利”等字眼。
作為一個熟知歷史的現代人,這分明是墨家的經典主張。再加上這幫人如此的有組織有紀律。那么他們的身份便可以呼之欲出了,唯一不明白的便是這個神秘老者和司馬尚在墨家中到底處于什么地位?
這些都不重要,現在子嬰自從看到老人神乎其神的武藝之后,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才能拜師學藝,幻想著自己以后征戰沙場千軍萬馬中取敵將首級的颯爽英姿。
如果什么都不知道,或者老人根本就是一江湖隱士,子嬰對能否拜師學藝還存在一定的疑惑。不過既然知道了你是墨門中人,有了痛處那就好辦了。
這天,子嬰又牽著和狗皮膏藥似的跟在自己周圍的司馬菁菁來到了老人的小院,恰巧老人正在練劍,子嬰搬過兩個小凳和司馬菁菁坐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著老人練劍,而司馬菁菁則專心致志的玩著子嬰用一些雜草隨手給她編的小玩偶。
這段時間以來,老人對這兩個經常在自己小院周圍晃蕩的小布丁也已比較熟稔,對于他們的身份也是心知肚明。
約莫等了有半個時辰,老人才收劍完功。
老人剛坐下,子嬰立馬沖了過去,在老人后面放一小凳,麻利趴上去后,一雙粉嘟嘟的小手開始給老人揉捏肩膀。
問道:“老爺爺,你武功好厲害,我能跟你學武術嗎?”
老人不疑有他,畢竟才是一個不滿兩歲的小娃娃。
扭頭看了看子嬰,捏了下他的小胳膊、小腦袋。笑道:“根骨倒是不錯,不過小娃子你怎么想練武呢,你看舞刀弄槍的多危險,府里那么多的叔叔們都是因為刀劍才沒有的胳膊,你不害怕嗎”
稍微一頓沒等子嬰開口又繼續說道:“況且你是饒陽君世子,不出意外以后你就是饒陽君,會封鎮一方,學著東西干什么用呢?”
子嬰略一思量堅定的回答道:“我聽父親說過,天下這些年之所以戰亂不休是因為國家太多了,各個國家為了爭奪土地人口,導致烽火連天。而在平王東遷之前乃至之際,整個天下都只有一個國家。
所以那時候的人們都安居樂業,不用整天擔心自己會被抓去參軍,擔心哪一天戰火燃燒到自己家門口。
所以我想學好武功,等哪一天能輔助一名君主,一掃天下,那么以后就只有一個國家了,就不用打仗了,老百姓也可以安居樂業。”
子嬰的話明顯讓老者一愣。他畢生都在尋求墨者的真諦。哪里有戰爭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輔助弱勢的一方抵抗強大的國家,這已經成了他幾十年的習慣。司馬尚也正是在他的安排下來到趙國,幫助抵抗強秦。可是幾十年來,戰爭不但沒有遠去,反而越發的激烈殘酷,可以說每場戰爭都會導致尸橫遍野,千里無人煙。
這些年來,隨著年齡的增大,他也一直在考慮,自己到底哪里做錯了。為什么在他的努力下,一丁點的成效也沒有,而墨者們在一次次的戰爭中也傷亡慘重。
剛才聽完子嬰的話語,仿若有人在他眼前突然打開了一扇窗,原來一直徘徊不定卻沒有通透的事仿佛一下子明白了。
正如治水一樣,堵不如疏。戰爭亦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