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
李牧的話讓眾位以國家安危為名反對子嬰返回饒陽的大臣全都悶在了原地,無話可說。
這也并不是沒有先例的,秦國封公子通于蜀,以陳莊為相。趙武靈王曾封長子章于代地,號安陽君,又派田不禮為相。所以說,這樣一做于情于理于法都說的過去。
你們覺得讓子嬰回去繼任饒陽君容易跟原齊國孟嘗君一樣成尾大不掉之勢,好現在我提議政務可以由王上派遣君相去處理,軍隊專門指定將軍去代領。恰巧子嬰年齡尚小,如此安排也無可厚非,你們還能有什么意見?
李牧之所以幫子嬰,除了從國事考慮外,還有一點便是感激子嬰昨日之舉,上午的交流也讓李牧覺得子嬰是個良善之人。
趙悼襄王看到李牧說完滿朝大臣不再有提異議者。當即表示:“既無異議,著令饒陽君世子趙子嬰,回返饒陽即饒陽君位。饒陽君年幼,恐無心政事,著令假內史徐成隨其就封(趙國有相國,副相國稱之為假相或守相,內史職掌國家租稅、錢谷與財政收支,其副職沒找到記載根據副相國的稱呼,本書記為假內史),協助饒陽君統領內政,饒陽領軍之人,諸將可有勝任之選?”
趙王三言兩語,便決定了子嬰接下來的命運,同時任命了假內史徐成前往協助子嬰處理內政。但是領軍將領的人選趙悼襄王卻沒有當即決定。
前往饒陽領軍可不是個好差事,那邊軍隊是不少,秦軍悍卒的戰斗力也有目共睹,但是趙國的將領去統帥這一幫秦軍可不是那么好管理的,去了指揮不動還好說,萬一一言不合軍營嘩變把自己剁了,那可有苦說不出了。
所以,前往統軍者,最好是和子嬰關系比較密切,能夠得到子嬰的全力支持與配合,方能順利接管軍隊,不至于引出事變。
符合條件者,莫過于照顧子嬰三年的司馬尚莫屬,這老頭不通世事,經常反對自己的意見,趙王早就看起不爽,然而趙王卻是知道,司馬尚這些年來隨同李牧南征北討,為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沒有合適的理由實在不方便將其趕出朝堂。
況且司馬尚已經貴為趙國副將,前往饒陽統領一軍,相當于直接降職錄用。
趙王話一說完,讓眾位朝臣提出合適的人選,眼光卻時不時的瞄向司馬尚的方向。
眾人正在思索之際,只見文臣一列中,位于第二位的一矮小中年男子走了出來,說道:“臣有一人薦之”
“恩,郭相國當說無妨”說話的是假相國郭開,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他,看到趙王的目光后,當即明白過來王上的想法,揣摩上意可是他的強項。
而趙王對他也是無比的信任,甚而言之有一些野史記載,郭開對趙王的諂媚已經到了可以說是惡心的地步。有言之,趙悼襄王患有痔瘡,每當發作之時痛痛難忍,郭開甚至趙王的后門,為其止痛。
“臣認為,司馬尚將軍為最優之選,饒陽君久居司馬將軍府中,互相極為熟稔,司馬將軍前往領軍,饒陽君必全力仰之。且司馬將軍久與秦征戰,一心為國中正秉直,可堪信任。”郭開直言道。
絲毫沒有顧忌司馬尚的想法,直接就提到了司馬尚和秦軍對戰多次,想必死在他手里的秦軍不在少數,基本上沒有叛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