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陽君年幼本人受王命理政饒陽,昨日見司馬將軍回返饒陽,又聞將軍率軍于困于貍陽,為免生靈涂炭,特來勸將軍棄暗投明。如是,吾可上書王上,將軍如若歸趙,所率部屬仍可由將軍率領,一應賞賜皆可上于燕國。”許成回答道。
話里許成耍了個小心眼,一句不提司馬尚和子嬰,想將功勞獨攬。
別的話傅新沒聽清楚,就聽到一句司馬將軍回返饒陽。當即便問道:“司馬尚回饒陽了?”
“當然啊,不然的話貍陽城中兵馬不在少數,司馬尚早出來了。”
本來這些天以來傅新自己已經在疑惑司馬尚是不是已經不在貍陽,畢竟司馬尚可是趙國有數的名將之一,沒理由面對自己龜縮城中啊,原來是早已不在貍陽。
就這時,隨同徐成一同入內的侍衛中一人走了出來。“傅將軍,我乃司馬將軍親衛,徐內史臨行前司馬將軍吩咐在下將此信交與將軍。”說罷便從懷中抽出一封信交于傅新。
徐成一看,“不好,司馬尚要搶功,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沒想到自己的隨行侍衛里竟然有司馬尚的人!他的這封信肯定也是勸說傅新歸降的。”
當即開口道:“傅將軍,吾乃趙國假內史與守相郭開相熟,而司馬尚區區一介武夫,在朝堂人微言輕,將軍如有意,吾可代為引薦郭相國,如是將軍前途更甚司馬匹夫。”
怕功勞被司馬尚搶了去,徐成立馬開始貶低司馬尚,并表示如果隨同自己歸順,更可以引薦投入郭開門下。
徐承不知道的是,自己這一番搶功的話語救了自己一命,自己已經在鬼門關上溜了一圈又回來了。
戰場之上招降的一方是出于絕對的優勢才會由此舉動,而現在兩軍尚未交戰,自己一方又是含怒而出,竟然會有一個逗比什么都沒弄清楚就跑來招降自己。
剛想隨手處理掉這位迫不及待前來送死的徐成,不過看完司馬尚的書信,聽完徐成的絮叨,傅新明白過來,感情這個徐成和司馬尚不是一路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當即吩咐道:“將徐內史帶下去,好生看守,不得使其離開大營一步!”
“傅將軍,你這是何意?”談的好好地突然就把自己拉走徐成有些摸不著頭腦,難道司馬尚信中寫了什么對自己不利的東西?趕忙發問道。
不過傅新顯然沒有興趣再跟他解釋什么,當即揮了揮手,過來兩個將士,不由分說便把徐成拖出了中軍帳。
雖然徐成和司馬尚不對路,不過來了傅新也沒有把他送回去的想法,畢竟這個徐成地位頗高,到時候說不定還有用途。
知道了司馬尚并沒有在貍陽城中,自己再堵在這里也沒什么必要了,當即命令大軍開拔,目標——饒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