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曾想墨家的新任巨子竟然正是——饒陽君子嬰。
“嬰何德何能,長老謬贊實乃受之有愧。趙地大災嬰雖盡力賑之,然僅能救一隅之民。趙國全境饑亡者甚眾,實乃嬰無能也……”子嬰回道。并不是子嬰謙虛,相較自己救活的災民,仍然處在饑餓狀態的災民數量更多,自己卻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忍饑受餓而無能為力。
至于民間的贊譽,每每想到那些餓死之人,自己實在無顏堂而皇之的接受。
早知道會有大旱,如若早幾年開始囤積糧食,說不定餓死的人會大大減少,只是子嬰也沒有想到這次的災情會如此的嚴重。
“巨子過謙了,趙境之內能舍棄錢財舉家賑災者,僅公子一人耳,余者多坐壁上觀,如公子不能擔負此名天下誰人可堪之。”墨名聽完子嬰的解釋之后詢問道:“巨子乃秦國宗室,先巨子蓋聶有令不再與強秦為敵,不知巨子將如何處之?”
“我的想法很簡單,天下紛紛擾擾數百年皆因列國紛爭所致,唯有一統方可平亂。”子嬰斬釘截鐵的回道。“而如今秦國勢強一統天下之勢已成,我墨門僅需順水推舟,便可成歷任先師之志,而與之為敵無異于螳臂當車,徒增傷亡罷了。”
“如若巨子為秦王,我等當無異議,唯恐當今秦王一統之后倒行逆施,勞民傷財此奈若何?如是一來民怨四起,必戰火重生。”墨名繼續問道。
“當今秦王,高瞻遠矚有大志雄圖當為無慮。如若后繼者有非常之舉,徒惹烽煙。一統之果嬰必誓死衛之。”子嬰堅定的回道。
“巨子主意已定吾等自當從之!”聽完子嬰的話五人五人雖然仍然有疑慮,依然選擇遵從子嬰的意見。
歸其緣由,一是出于墨家對巨子權威根深蒂固的服從意識,二是子嬰近年來的一些為民舉動也深深折服了墨門上下。
說了這么多,只能等時間去檢驗了。自己并非始皇帝嫡系子孫,皇位肯定與自己無關,歷史上如果不是胡亥將自己的親生兄弟殺得一個不剩,趙高也不會立子嬰一個秦二世的堂哥為王。
這一世自己既然早已得知歷史走向,為免天下萬民于水火,最好能夠保住秦王長子扶蘇不死。扶蘇據史記載應為仁善之輩,如此一來秦國社稷當能傳承。
至于傳之萬世,只能當個笑話了,世間沒有不滅的王朝只能看傳承多久了。
對于能否改變歷史的走向,子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如若歷史依舊走向了原來的軌跡,子嬰只能是,默默地積蓄力量,以圖后期逐鹿中原之時能重整乾坤。
將此話題暫且放下子嬰問道:“嬰初來乍到,對墨谷尚不熟悉,諸位長老可否介紹一番。”
“理當如此,身為巨子怎能不了解我墨門之底蘊。巨子請隨我來。”大長老墨塵回應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