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剛至此司馬常的話當即被王翦打斷。“本將親帥五千步卒留守營地。想必有本帥這顆大好人頭在營地里面,李牧必來。
只要本帥一死,北部可安,李牧便可回師增援邯鄲一線。想必李牧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可以一戰解決北境戰事的機會。
哪怕李牧得知我軍正在火速回援,只要本將營地之內表現的搖搖欲墜一些,李牧也絕不會退走,只要能擊殺本帥哪怕拼光他的一萬鐵騎都是值得的。”
“將軍,萬萬不可親自涉險啊!”
賬內諸將此時紛紛進言道。
“無妨,本將沙場一生,所歷危局甚于此者數次,哪次不是化險為夷。區區李牧還要不了老夫的性命。更何況除了本帥別人的誘惑恐怕都難以讓李牧親自涉險。此事就這么決定,就按司馬將軍的計策行事!”
“諾!”
數日之后秦軍大軍齊發攻向房子城。后方營地之中只留此次大軍的統帥王翦帶領五千兵卒留守。
秋風吹過山崗,一些枯草殘枝隨著風浪游蕩在世間。李牧如今已近不惑之年,可以說大半生都是在戰場上度過。可是這仗越打趙國卻越是衰弱。
李牧雖然努力挽救,可個人之力終究有限,趙國如今就像一艘風浪之中破洞滿處的船舶,他李牧堵得了一處,卻救不了整個船只。
這些年從北境到邯鄲,李牧基本上一直在扮演救火隊長的角色。可趙國這火確實越救越大。特別是去年的大旱,對趙國而言更是火上澆油。如今李牧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能夠堅持多久。
“報,前方探子探得,秦軍主力九萬余人已臨近房子城。”
“知道了下去吧!”聽完探報,李牧回答道。秦軍這番動作根本沒有一點防范趙軍的意思,故而趙軍一番探查之下便得到秦軍“機密”北路秦軍統帥王翦偶感風寒,因而未曾隨主力一同行動,僅僅率領五千兵卒留守大營
“將軍,末將認為秦軍此舉定然有詐。宜安之戰時我軍曾趁秦軍主力攻擊肥下之時偷襲軍營,前車之鑒所去不遠,秦軍不可能沒有防范。
更何況王翦親自留守營地了,還是小心為妙。”李牧一旁的副將言道。
“是啊,王翦久經戰事,又有前車之鑒,不應該把自己置于如此危險的境地,我也懷疑其中有詐。
但是兩線作戰以我趙國如今的底蘊實在是撐不住了,前兩日邯鄲來信南線戰事非常不利。秦軍已經數次攻上長城,我趙軍將士甚至只能靠血肉之軀死死抱住攻上來的秦軍,一同跳下城墻,才險而又險的保住了長城防線。
大王急令我軍盡快結束北境戰事增援邯鄲。”李牧長嘆一聲繼續說道:“這是就趙國最后的機會了,如果此戰能夠一舉將王翦除掉,我軍立即回援,此戰我趙國還有救!”
“這次撐過去了,我們還能撐多久?”副將低聲言道。
李牧長嘆一聲:“我身為趙將,深受先王厚恩,只得走一步算一步竭盡吾之所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