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遷,對郭開這個他老爹留給他的“股肱之臣”可以說是信賴至極。有些時候郭開的意見甚至能夠左右趙王的決定,宛若趙國朝堂幕后黑手一般。
當然這也與郭開的手段有關,不論何事郭開總能處理的讓趙王遷感覺郭開完完全全是為他在著想。而并不是像李牧那幫人似的整天這不能做那不能干,天天和自己唱反調。
只是趙王怎么也想不到,被他視為中正耿直之典范的郭開已經收受了秦國的賄賂,開始為趙國的滅亡進程添柴加火——雖然他以前干的已經不少了。
“李牧將軍軍功顯赫,王上又待之甚厚,雖然近來城中傳言紛紛,但應該不會行如此之事吧?”郭開小心的說道。
既然這件事從頭至尾,自己都制造出了一種置身事外的表象,趙王提起自然不能表現出對此事頗為熟知的樣子。
“此信乃是趙林從柏人城快馬送來,你且一看。罔本王對李牧如此信任,竟然如此不知忠義!”郭開看著信件的過程之中,趙王遷依然不間斷的咒罵著李牧,足可見的其氣急。
雖然信件的內容郭開早就知曉,依然裝模作樣地細細看完,將竹簡一攏。“王上,僅憑監御使片面之言和一些捕風捉影的流言,就斷定李牧意圖謀反是不是有些……”
有些時候,當一個人已經斷定了一件事情之時,其他人適當的懷疑,不但不會起到反效果,反而會加深他的看法。更何況郭開這句話看似為李牧開脫,然而開脫的依據確是軍中密信和邯鄲城中的流言,更是起到了火上澆油的效果。
“郭假相應當知曉,昨日趙嘉同府中上下,帶著幾名朝中的亂臣賊子,已然逃出邯鄲城。”趙王遷一本正經的分析道。“邯鄲城之中的流言牽扯的主要是李牧和趙嘉兩人,本來孤王也沒有懷疑兩人,但是如果不是兩人早有勾結,這些流言正好說在了點子上,趙嘉何至于連夜奔逃。”
“如此可以見得,邯鄲城中的流言絕對不僅僅是流言,應是國中忠直之士得知李牧和趙嘉的謀劃之后,用這樣一種方式向本王示警!”
郭開聽完連聲稱是,“王上所思果然周詳,算無遺漏。”
公子嘉也算是跑得比較及時,要不然留在邯鄲城的話,等郭開發力就不是公子嘉拖累李牧而是李牧拖累公子嘉了。雖然不明白徐成傳話之中一定要把公子嘉牽扯進來,不過公子嘉本來就是趙王母子的眼中釘肉中刺,牽扯進來順手除掉也不算什么。
作為后來人的子嬰可是知道,趙亡之后公子嘉帶著一幫遺老遺少跑到代郡自稱代王,聯合燕國繼續存留了數年,如果能一并解決,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還是被他跑掉了。
“經王上解惑,郭開也覺得李牧此人必定對趙國心存二心,不得不除!”郭開附和道。
“不過李牧久統大軍,聲威甚濃,貿然代之恐生廉頗舊事,以如今我趙國之力不得不防啊!”
郭開所說的是先王時期之事,當時在他的讒言之下,趙悼襄王解除了廉頗的兵權,并派樂乘替代他,廉頗一怒徑直率兵攻打樂乘一事。
當年讒言就是郭開本人所進,故而此事他記之甚詳。
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