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難道將軍不想見見你的家人了嗎?”
聽到這里李牧頓時放下了所有的防備,顫抖的說道。“我家人,他們還活著?”
“行刑前我已命人將其提前救出。現在在邯鄲城內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秘密安置,待到邯鄲城破之日,將軍便可與家人團聚。”子嬰回答道。“對了還忘了恭喜將軍,令郎前些日子喜獲麟兒,李將軍已經當上祖父了。”
聽完子嬰的話,李牧仿佛從地獄重新回到天堂。聽聞噩耗以來的陰霾,瞬間一掃而空。“我的家人還活著,我還有家!”
趁著李牧興奮的瞬間,子嬰循循善誘道。“邯鄲之事雖有子嬰推波助瀾,然趙國朝堂上下之行徑將軍難道還看不清楚。
哪怕將軍立下再大的功勞,一有懷疑還不是棄之如敝履,甚至誅殺滿門,又何必為其效死命。
如此之趙國難道將軍以為還有救?如今我大秦雄踞sx兼令巴蜀,兵精糧足。數代經營之下,氣吞天下之勢已成。不若將軍棄暗投明,助我秦軍早日掃平戰亂,讓老百姓人人都能過上沒有戰亂的日子。
我大秦對將軍這樣的人才一向是歡迎之至,李斯尉繚等人皆非秦人,然均居高位。將軍如愿往,子嬰必向王上大力保舉之。”
子嬰誠懇的說道。
李牧聽完卻突然沉默了起來,緊皺著眉頭一句話也沒有回應。
子嬰略微一想,當即便明白了李牧的想法。看來李牧的忠君思想還是很頑固。應當是顧慮自己的家人還在自己手上,又不敢當面拒絕,生怕自己一怒之下對其的家人不利。
對李牧,子嬰當然是極為渴望,那可是名垂千古的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前世的子嬰,在歷史課本上了解到李牧的經歷之時,便對李牧的命運極為惋惜,惜其不幸,敬其操守。
雖然說,看李牧的表現,很顯然對家人極為重視,若是子嬰以其家人的安危相威脅,說不得有可能會讓李牧屈服。然而子嬰卻不愿以此手段威脅這名鐵骨錚錚的將軍。
當即言道:“將軍不必多慮,不論將軍作何選擇,邯鄲城破之后,將軍的家人子嬰都會遣人護送與將軍團聚。”
李牧聽罷愣了一愣,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家人在其手上,子嬰卻不以此為條件要挾自己。
“多謝饒陽君!”李牧拱手言道。“先王待李牧甚厚,牧未能決死沙場,已然無顏相見,反戈相向實難從命。
日后公子若有所托,除七國戰事外,牧必當盡全力。”
“李將軍既然不遠歸附秦軍,子嬰也不便強人所難。”說罷取下自己的隨身玉佩,用力掰成兩段,一半遞給李牧說道。“如將軍所言,他日如若蒼生涂炭,還望將軍出山助我。”
看著李牧略有疑惑,子嬰接著說道:“還請將軍放心,此番一統六國之戰,嬰絕不叨擾將軍。”
聽完子嬰的承諾,李牧方才接過了子嬰的半個玉佩。
雖然趙國君臣,對李牧不甚信任,然而李牧卻不想拿起刀劍指向自己的祖國。李牧認為自己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七國之間的戰爭,自己已經不想再參與,所謂效勞之言不涉七國戰事,想必子嬰也用不到自己。
然而子嬰卻立馬從李牧的話里發現了一些漏洞,日后歷史若是難以改變,戰爭可不僅僅局限于七國之間。
既然你自己說了,不管是不是真心,先順桿上爬,應下再說。想必以李牧的秉性,自己說的話日后斷然不會反悔。
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