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政也曾隨父親在趙國作為質子,做質子的那段黑暗歲月里,每每趙政夢中憶起,直到現在都會驚的一身冷汗。
那種獨在異鄉,舉目無親,孤苦無依的感覺,秦王趙政感同身受!
而子嬰孤兒寡母足足在趙國境內待了十幾年,這其中需要承受多少壓力,趙政想都不敢想。
故而子嬰的表現,趙政以為子嬰僅僅是因為自己是他大伯,羈旅多年,承受多年的壓力一朝釋放而至。
再和自己的孩子一比,趙政發現自己的孩子之中,根本沒有一人能夠和子嬰相提并論!
哪怕自己最為優秀的長子扶蘇,雖然勤奮好學然而和子嬰相比依然是遠遠不如。
子嬰比扶蘇小一歲,卻能在群狼緩飼的敵國自己打開一片局面。
仔細看了幾眼跟前的子嬰,越看趙政越覺得子嬰像是自己已經死去的弟弟成蟜。
愛憐的摸著子嬰的頭頂趙政說道,“子嬰乃孤自家人也,何談獎賞?”
王翦聽罷一愣,就因為子嬰乃是王族就沒有獎賞實在有些難以理解,畢竟子嬰可以說是他的救命恩人,方欲繼續為子嬰爭取一二,趙政的第二句話便傳到了耳邊。
“傳吾旨令,復成蟜長安君封號,由子嬰承之。今后子嬰一應事務,比諸公子。食邑仍為饒陽,然趙之饒陽君號,不要也罷!”
趙政的第二句話,對王翦的沖擊力比第一句更加猛烈。
表面上看起來,只不過是恢復了成蟜長安君的封號,并承遞給了子嬰。然而意義實在重大,這可是秦王親政之后親口所封的唯一一個封君,在整個秦國境內有封地的王孫公子、文臣武將根本就沒幾個,武將哪怕是軍功再高也只不過是會根據爵位授予一定的食邑,而不會直接授予封地。
就連,秦王趙政自己的幾個親生兒子,也沒有一個獲得封地。
至于“比諸公子”這一句就更簡單了,雖然子嬰是秦王的侄子,但這一句話就把子嬰提到了和自己親生兒子一樣的地位上,“比諸公子”參照各位公子。
這雖然不是實實在在的獎勵,但卻比任何獎勵都有用。這也是因為秦王趙政覺得自己實在是欠成蟜父子太多、太多,成蟜為自己而亡,子嬰母子因自己流亡趙國十數年,更何況此次子嬰又立下如此大功。
子嬰自然明白這句話所代表的分量。
當即雙膝跪地,頓首言道,“子嬰拜謝王上重賞!”
趙政下車將子嬰扶起說道:“你我一家,自今而后,可直稱伯父,不必如此多禮!”
秦王雖然如此說,然而熟知歷代歷史的子嬰卻是知曉,帝王之家特別是旁系的親屬之間可沒有多少的親情可言。
雖然現出于對自己父親的緬懷之情,自己沒大沒小的徑直稱呼秦王,可能不會怎么樣,日后時間一長可不會有什么好果子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