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
對于秦王而言,如此小事更是不會放在心上,更何況還是他極為看重的彭越,趙政對彭越的練兵之才可是極為推崇。
興頭之上的趙政,當即便應允了下來。
居數日,隨著秦王趙政親筆書寫的賜婚王令之外,對司馬尚同彭越的嘉獎也一同被送了過來。
除了一些卷綢金銀之外,司馬尚因為原本在趙國之時便位高權重,且為當時名將此戰屢立戰功直接被授予第十四級的右更爵位,而彭越雖然此次戰功不顯,其名之前也不如司馬尚為人所知,但是其治軍才能給趙政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故而也被授予了第九級五大夫的爵位。
雖然趙政親政之后,雖然沒有在分封新的封君。然而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后,軍隊將領因功獲得爵位卻可以享有一定戶數賦稅的食邑,哪怕軍功盛如王翦也不過是多享受些戶數的食邑罷了。
秦律規定,五大夫之爵可享食邑三百戶,一般而言封賞的食邑戶民皆是城中之戶。司馬尚的食邑戶數便是直接從邯鄲城所割取的。
彭越的三百戶食邑自然也是有司直接從邯鄲富戶中劃取的。
“敢問食邑之所可否能變更?”子嬰看完獎賞后對前來傳令的尚書丞費說道。
子嬰一說完,費立即便露出極為為難的神情。
“事不可為!”子嬰一看費的神情,自然而然的以為,改換食邑地點應該不大好辦,然而費下一句話卻讓事情峰回路轉。
“長安君,邯鄲為趙國國都,民富家殷。在下將兩位將軍的食邑地安排在邯鄲已是此次封賞最佳之地。多位將軍的食邑甚至在周邊的城池之中!
長安君,非是在下不愿相助,此事吾已盡力矣。關內大城雖富庶,然食之需王上應許,以鄉里之地為食邑,則不勝邯鄲。”費小心解釋道。
原來此次諸位將領的食邑分于何處,均為這名隨同而來的尚書丞負責分配,同樣的戶數食邑在哪里差距可就大了,大城的居民甚至數倍富于鄉野。
為了能分到大城里,早就得知消息的將領們,這幾日以來可沒少往費這里跑,讓他也疲于應對。
自然不能將所有人的食邑一股腦的全部劃取大城的居民,這個遠近親疏自然要分的清楚。
雖然司馬尚和彭越在秦國沒什么地位,然而他們可是秦王唯一的侄子,長安君子嬰的親信,秦王對子嬰的愛護是個人便能看得出,所以在分配之時,費便將二人食邑戶數全部從邯鄲城中劃取。
子嬰這么一問,費當即便從人之常情考慮,子嬰對這一安排依然不滿意,希望能夠從關內大城之中為自己的舊部爭取食邑。
雖然他不敢得罪子嬰,然而這實在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故而有此言語。
子嬰聽完也明白了過來。
“費尚書誤會了,子嬰是想勞煩費尚書將彭將軍食邑改于東郡黎城段家里。”
“段家里吾雖不知何況,然黎城臨近齊國,盜匪頗多君上為何為彭將軍求此食邑?”費聽完子嬰的話立時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