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
此時已臨近年關,不論是東去燕國,還是扶棺西歸,恐怕都得在路上過年。
子嬰和母親略一商議,便決定待得年后擇一吉日再將父親的靈柩起出,杜凌同府中的家仆先行將西歸,子嬰則以國事為借口,要出去一段時日。
杜凌雖然不舍,但是兒子已然長成,有了自己的決斷,也不好強留。再者好男兒志在四方,如果天天陪在自己身邊,不思進取,也不知過是一個庸碌之輩罷了。
只是默默地為子嬰打點好出行的行裝。
子嬰把彭越的母親一起接到了府中,一起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大年。
彭越老母在得知不僅彭越重新有了戶籍,而且還因功封爵,成功將二妮接到了身邊之后,也是興奮的老淚縱橫。
年后,子嬰主持著將成蟜的靈柩起出之后,也到了分別的時刻,母親杜凌將同府中一干家將仆從,護送著成蟜的靈柩回咸陽祖陵。
而子嬰也將從這里出發去往燕國。
帶著母親臨行前的千叮嚀萬囑咐,子嬰一行六人踏上了去往燕國的路途。
趙國滅亡之后,一部秦國軍隊直接開赴到了燕趙之交的原中山國舊地,兵鋒直指燕國。
這一舉動頓時讓燕國上下大驚失色,往往秦國軍隊的一次小小的軍事訓練便會讓燕國邊防大軍緊張數日。
在燕國眼中幾乎不可擊敗的趙國都被兇悍的秦軍滅了。
而自己燕國幾十萬大軍卻都戰勝不了趙國長平之戰后剩下的一些娃娃軍。
燕國軍隊對上如狼似虎的秦軍更是兇多吉少!
燕國可以說是對秦國下一步的舉動恐懼到了極致,生怕秦軍下一個目標便是燕國。
以燕國如今的國力,實在是難以抵擋。
燕國修筑的長城有北長城和易水長城兩段,北長城主要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易水長城大致同易水平行,主要防御西部的秦趙兩國。
因為秦國陳兵中山的緣故,燕國易水長城的防守明顯比尋常時刻嚴密了許多。
好在子嬰同夏可都是在趙國長大,江戈等人更是土生土長的趙人,一口趙音說的那是根正苗紅。
費了一番口舌,一番盤問之后,六人方才順利過了長城,進入燕國境內,向北渡過易水后,不幾日便來到了燕國上都——薊城。
古稱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居于趙北的燕國較之于趙,則顯得更加的粗獷蒼涼。
薊城作為燕國的首都,建筑風格較之邯鄲、咸陽明顯得更加古樸,處處散發著一種仿佛來自于亙古的氣息。
幾人先是找了一家看上去稍微干凈一點的客舍住下,隨后便去了街上隨意的四處游走。
燕丹作為燕國太子,自然是不那么容易就可以接觸到。
不過熟知歷史的子嬰卻打算從另外兩人身上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