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又略一探頭向二人身后望了一眼:“田先生怎么沒有一同前來?”
不聽還好,一提便又刺到了荊軻的痛處。非是男兒無情,只是未到傷心。被田光評為喜怒不形于色神勇之人的荊軻,此刻雙目也不免的有些泛紅。
子嬰見荊軻這一狀態,便沉聲說道:“先生聞太子私相之言,故以死明志,絕不外泄一絲,已伏劍而亡矣。”
太子丹聽完如遭雷擊,太過感情用事是太子丹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雖然謀事不周然而對待名士朋友,不管是不是出于本心還是純粹的利用關系,確實是畢恭畢敬。
特別是田光這樣聞名天下的名士,這次更是相當于間接被自己所逼迫而亡。
太子丹直接跪坐在了地上,撫膺慟哭其聲凄厲無比:“吾與田先生語勿與外人言,只不過是想讓大事得以更順利的實行,如今先生以死明志,實非丹之本意!”
泣之良久,太子丹方才止住了哭聲。恭恭敬敬的將荊軻和子嬰讓到首位之上,太子丹離席頓首向二人行禮道:“田先生不知我不肖,故而令二位先生來到這里,此乃蒼天憐憫我燕國,不忍我燕國就此而亡,還望二位先生不要摒棄燕國!”
作為一國太子,不顧身份向荊軻子嬰這樣的布衣行頓首大禮,足可見得太子丹絕非易與之人,子嬰暗暗記下,日后若有機會決不能放過此人。
這樣的人拿得起放得下,哪怕是再感情用事謀事不密,也會有一些人忠心于他,一不小心便會成心腹之患。
“先生只向吾二人言語,太子欲謀劃燕秦之事,不知太子有何事教吾?”荊軻見太子丹如此恭敬自然也是心神激蕩。
“二位對秦燕之勢如何觀之?”太子丹沒有正面回答反問道。
“燕秦不兩立,如今秦軍東吞韓趙,觀其勢,有滅六國社稷之意。”子嬰聽聞太子丹發問,順口言道。
如今秦國之意,基本上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無需隱瞞。
太子丹聽完點了點頭說道:“秦國乃虎狼之國,貪得無厭。如果沒有占盡天下的土地,令所有的君主向他臣服,是不會滿足自己的欲望的。
如今韓趙兩國已破,成為秦國郡縣。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燕國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丹實在是寢食難安。”
“以太子之計,將舉兵與秦相抗亦或者另有他策?”說話的是荊軻。
“難矣!燕國弱小,且先前多次損兵折將,恐怕如今便是舉全國之力也難以抵抗秦軍。
先前我已經派人,聯絡齊楚魏代諸國,合縱抗秦,然而縱是合縱事成,也只堪防守而無力反攻。
故而丹竊以為,請先生二人為使與秦,許以重利,秦王貪鄙,必能相近。可趁機挾持迫使其盡反諸國故地,如曹沫當年于桓公舊事,豈不大美。
倘若秦王不從,則誅殺之。時秦未立太子,諸將又傭兵在外,如此上下猜疑秦國必亂。
此時聯合諸國,重立韓趙之后合力破秦,此乾坤再造之功也!萬望二位莫要推辭。”太子丹說罷向著荊軻和子嬰重重一拜,等待著兩人的回復。
荊軻和子嬰此刻都陷入了沉思,太子丹望著二人也沒有言語,靜靜的等待著二人的決斷。
荊軻是在考慮此事的可能性,很顯然田光是早就知道此事的,細一思量如果謀劃得當,也未嘗沒有成功的希望,更何況這也是田光的希望,直到此刻荊軻也終于明白過來田光臨死之時那句“在黃泉恭候”是何意。
如此行事,不論成功與否,自己恐怕都回不來了。
而子嬰考慮的則是另一個問題,刺秦一事早就在其考慮之中,但是方才從太子丹的話語中子嬰得到了另一個重要的消息,七雄中剩余的四國加上代國正在謀劃合縱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