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將桓齮化名樊於期亦躲藏于燕國!
雖然子嬰在密信中表示,已經混入刺秦隊伍,并且會盡力想辦法誅殺樊於期破壞五國合縱。
子嬰能以年少之身,不顧安危潛入燕國,獲得了如此重要的情報,趙政自然是感到極為的欣慰,對子嬰的愛護又更加深入了一層。
然而子嬰僅僅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對子嬰能否破壞掉五國合縱趙政實在是沒抱多少希望,說不定還會把自己搭在里面。
此時趙政不禁的又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成蟜,同樣是為了幫助自己,不顧自身的安危,兵行險招。
若是子嬰再因此而死,黃泉之下自己更無顏見自己的弟弟了。
更嚴重的是,萬一剩余的五國抱成一團,那么再想逐個擊破,一統天下那難度不止高了一星半點,而等到子嬰的消息傳到咸陽,如果沒有意外而話估計幾國的協議已經達成了,根本來不及阻止。
過了這么久都沒消息,趙政還以為自己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子嬰已經在燕國暴露!
就在這個時候,蒙嘉帶來了這條消息。
如果子嬰傳來的密信屬實的話,燕王納土受降絕對有詐。
從這一條消息趙政立馬分析出了兩點。
一是子嬰很可能還沒有暴露,而且已經出色完成此行的目的,燕國使節帶來的樊於期的首級便可以證明這一點。
二是燕國使節此行的目的,應該同子嬰密信中說的那樣,是為行刺自己。
想到這里,趙政這一陣子的陰霾,頓時一掃而空。
“蒙卿,燕國使節是何許人也?”趙政期待問道。
“回稟王上,燕國使節共有正副使各一人,正使名為荊軻,副使名為李均!”
“那他們相貌如何?”
聽完秦王的問題,蒙嘉略微一愣,不太明白趙政為何會詢問二人的相貌,不過還是如實的說道:
“荊軻約莫三十余歲,闊目高鼻,端是英武不凡。副使李均看上去不過是一個十余歲的少年,相貌亦是俊秀,想必是燕國哪家的公子王孫吧!”
“明日大朝咸陽宮,設九賓之禮,吾要當著百官的面,接見燕國使臣。”聽完蒙嘉的敘述,趙政心里大概也有了個底,那個李均應該就是自己的侄兒子嬰了。
既然要以此為名,討伐燕國,戲自然要做足。在大朝會上讓眾臣僚均看到燕國的企圖,那便再合適不過了。
得到蒙嘉的消息之后,荊軻也在做著最后的準備,梳理著行刺可能用的器具。
“大兄,黎民蒼生,苦戰亂久矣!若是秦王一統海內,天下億萬蒼生均為一國之民,這個世道會不會更好一些?”子嬰小心的問道,如果荊軻能夠認同大一統的觀念,說不定還有希望令他放棄刺秦之舉,留得一條性命!
“吾與秦王之血海深仇,傾三川之水亦不得滌清。況太子殿下待吾甚厚唯有以死以抱之!”荊軻堅毅的說道。
雖然沒有正面回答子嬰的問題,然而態度已極為鮮明。荊軻絕對不會放棄刺秦之舉。
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