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
歷史上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攻克的大梁城,子嬰自然是知之甚詳——“引河溝灌大梁。”
河自然是指的黃河,溝則是指的大溝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大溝水正是魏惠成王所開挖,亦是黃河中下游最早的運河工程之一。
正是這條魏國先王所開挖大溝,最終淹沒了魏國的國運。
歷史上提出這條計策的不是別人,正是同子嬰一同圍困大梁城的王翦之子王賁。
根據子嬰的記憶,王賁圍困大梁之后,面對城高溝深的大梁最初也是一籌莫展,直到有一日王賁探查大梁周圍的地形、地勢,發現大梁西北據河水和大溝水不遠,而且地勢偏低,方才有此謀略。
這會的王賁,面對大梁這一堅城,正急的仿佛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思來想去卻無計可施。
子嬰此時不過是一個十余歲的少年,平心而論讓王賁聽從一個年齡遠遠小于自己的人的號令,他也有些不大自在。
然而子嬰無論是爵位還是功勞都死死壓過初出茅廬的王賁一頭。
兩人合兵一處,在軍事指揮上自然是子嬰占據主動。
這一日王賁再次心急火燎的來到了子嬰的營帳,商議破城之策。
一進營帳,王賁立時火由心生,自己這兩日來為了破城之策可以說是絞盡腦汁,愁的的飯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踏實。
未曾想長安君子嬰此刻不但在躺在帳中悠閑地看著一本書,后面還有一個靚麗的姑娘在給他捶背。
給子嬰捶背的女子自然就是子嬰從太子丹府上帶來的雪姬了,軍令來的匆忙沒來得及派人將其送往咸陽,子嬰便只得將她帶在身邊。
“不知如此時刻長安君竟還有如此雅興,王賁打擾了,告辭!”哪怕子嬰貴為長安君,此刻的王賁也沒給子嬰多少好臉色,當即便要告辭離去。
看王賁的憤然的神色,子嬰當即也明白過來,肯定是王賁誤會了自己。倒不是子嬰非要藏著掖著破城之策不說,但說出來終歸要有個緣由,總不能一到大梁便未卜先知似的知道大梁周邊的地形和水文。
等這兩天的時間,便是為自己知曉此事找個緣由——自己已經利用這兩天的時間探明了大梁周邊的地形。
而且這兩天的時間里,子嬰麾下的部署也不是什么都沒做,子嬰派出了多路騎兵,以探明地勢為由,行驅趕民眾之舉。
一旦掘開河水,淹沒的可不僅僅是大梁一座城池,周邊的百姓如果不撤離,必然會淪為魚鱉。
故而子嬰給秦軍的命令是,哪怕拆屋破房甚至放火燒屋,也要把低洼之處的居民驅趕走。
子嬰趕忙起身,大步走到王賁之前說道:“王將軍且慢走,是子嬰失禮了,還望將軍勿怪。”
子嬰貴為長安君,親口道歉,王賁便是有再多的氣也不便徑直離去,當即言道:“長安君如此悠閑,難道是已有破城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