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雖然無意再參加此役,然而能夠刷一下存在感,在秦軍的幾員主要將領心中加深下自己的地位,也是好的。
然而依王令,自己需要隨同王翦攻伐江東,項燕同熊啟可能不是好啃的骨頭,如此一來定然會錯過此次戰役。
故而轉念一想,子嬰便想出了竹書遺計這么一個主意。
“以孤之見,逾年王上必伐燕代,咸陽之將論功當以將軍為上,應擔此大任。
燕代之流以將軍之才必輕而取之,竊以為秦滅五國,齊必有所舉動,孤曾親歷之,齊之北境,兵備松散可為突破,將軍可暫屯兵于燕,一旦有變揮軍而下,如此大事可成。”
子嬰竹簡上所寫的內容,其實就是歷史上王賁的舉動,根本沒有和齊國重兵正面沖突,便輕而易舉的滅掉了齊國。
然而,等時機到了王賁自己想到是一回事,一出征之時子嬰預測到,便是另一回事,可以想象等到子嬰的預言一一實現時王賁會使何等的震驚。
大軍拔營之后,子嬰同王翦則率領著十五萬秦軍士卒,南下駐扎于江水北岸的松陽城。
臨近江水,民多以水為生。方至松陽,王翦立刻下令將將周邊水域的全部船只收繳,同時派人將造船工匠全部集中起來,大軍進山伐木造船。
居十余日,巴蜀之地的樓船士,也順江而下來到松陽。
有了秦軍水師這一幫專業人士的加入,造船的速度更是大大提升。
居八月,船城,掃平江東的時刻到了。
雖然長江以南大多數地域仍然處在楚國的統治之下,然而子嬰和王翦卻不打算一城一地的攻到金陵,二人略一商議二十萬大軍便直接順江而下直搗黃龍。
雖然項燕在江水之上也安排了一些水軍駐扎,然而面對秦國浩浩蕩蕩的二十萬大軍,略作交戰便被擊潰。
秦軍直接在金陵附近登岸,四面列營合圍金陵,聲威震天。
頭幾日,項燕派軍出城應戰一番,都被殺的大敗而歸,繼而便返回城去,任是秦軍如何叫陣皆死守不出。
無奈之下秦軍只得在王翦的指揮下,強攻金陵城。
王翦是百戰之將,然而項燕亦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哪怕是比王翦等超一流的名將稍弱,也極為有限,而且項燕又處于守城的一方,本就占有優勢,圍困金陵十余日,也沒能攻下金陵城。
這十幾天里,子嬰也沒閑著,帶著早被秦王派人送來的夏可和雪姬二人,趁著大軍攻城之際圍著金陵城四周轉了幾圈,思考著破城之策。
想要靠一些計謀,引得楚軍出城若是他人守城還可能,對項燕這個楚之名將用的話恐怕難以實現。
而據情報在秦軍造船的這大半年里,項燕應是早就料到會有如此局面,早就在金陵城中囤積了大量的糧草。
若是等到楚軍糧草耗盡被迫出城,恐怕曠日持久。
“于破此城可有良策?”子嬰一回營便被王翦叫去詢問道。
子嬰長嘆了一口氣,緩緩的說到:“項燕不愧為大將之才,一個小小的金陵城竟被他守的如同銅墻鐵壁一般。”
王翦聞言也是有些赧然,當時他可是在秦王面前夸下海口,可如今卻被一個小小的金陵擋在了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