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對公子光不甚了解,然而已經成為了長安君府管事的燕猛,長期搜集秦國消息定然對這些人非常了解。
派人將燕猛喊來一番詢問。
“君上,如今秦王子嗣有希望繼承大統的唯三人而已,王長子扶蘇,和憑借母親的地位,取得近乎嫡子身份的公子光和公子將閭兩人。
扶蘇向來仁善,也不參與爭權奪勢之事,然而這兩年公子光和公子將閭確是屢屢爭斗,頗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勢,如今公子在秦國朝堂位高權重,如何定奪還請君上自決。”
燕猛詳細得把自己所掌握的情報向子嬰說了出來。
有著后世兩千多年記憶的子嬰頓時明白了公子光的打算,后世歷朝歷代這等兄弟鬩墻都不在少數,只有自己有一絲的機會窺的那張代表無上權勢的椅子,兄弟之間的親情便會十分的淡薄。
既然想登上王位,那么則必須最大限度的積蓄自己的力量,而子嬰這會便是被公子光盯上了。
據燕猛所說,他公子光的老師乃是丞相王綰,故而公子光的勢力主要在文臣一方,而公子將閭的老師則是秦國老將楊端和,而且公子將閭也素以勇力著稱,所以較受軍方將領的擁護。
而公子扶蘇的老師則僅僅是郎中令的一個屬官仆射淳于越而已,這也是讓公子光和公子將閭隱隱有些希望的原因之一,畢竟所有的公子之中,就只有自己兩人的老師乃是朝中高官,其余公子的老師盡都是一些中下層官吏。
甚至自己最小的兄弟胡亥,父王給他安排的老師竟然是宮中宦官趙高。
公子光的意圖,子嬰心知肚明,他公子光的短板在軍方,沒有軍隊的支持行事起來總是少些底氣。
然而子嬰在軍隊中的威望卻極高,不亞于老將楊端和,若是把子嬰拉到自己的陣營,他公子光的勢力定然可以壓過公子將閭。
而且子嬰在如今秦國王室之中,不論是爵位還是地位都是最高者,而且身為成之子的他,雖然位高權重卻對他們爭奪王位構不成任何威脅,自然成了公子光眼中值得極力爭取的香餑餑。
說實話,子嬰并不想介入秦王之子的爭斗中去,熟知歷史的子嬰深切的知道,不管哪一位君王對插手儲君之位的臣子都是十分的不滿。
如果非要子嬰做一個選擇,他倒是對歷史上頗有賢名而且最終結局十分的冤屈的王長子扶蘇更有好感。
但是此次公子光以兄弟相識一番為理由邀請自己過去,若是推辭不去也有些不妥。
“備車,去公子扶蘇府上。”想了半天子嬰也沒有想出更好的破解之策,無奈只得去找自己這位素未蒙面的堂兄相助。
既然是敘兄弟之情,叫上扶蘇一同前去自然合情合理,而且有扶蘇在場,朝臣自然不會以為自己已經倒向了公子光一邊。
至于為什么去找扶蘇,則是出于子嬰自己前世的一些情感了,他對扶蘇這個悲劇人物一直抱有同情之心,而且作為長子的他出面也更為恰當。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扶蘇素來仁善,哪怕是面對兩個弟弟的一直不斷的攻訐也一直泰然視之,請他出面能夠請動的把握更高一些。
子嬰的到來讓扶蘇也有些出乎意料,自己這個堂弟雖然威名赫赫,然而卻一直沒有過交集,不知怎么會突然來拜見自己。
而且論起來子嬰的地位并不低于他,早在攻破邯鄲之時秦王便以言明子嬰的身份比諸公子,而還擁有長安君高爵,除了沒有資格繼承秦國王位之外身份地位甚至要高于他們這些閑散公子。
不過既然子嬰已經到了門外,扶蘇自然沒有將其拒之門外的道理,實話說扶蘇對這個年紀比自己小但是已經在戰場上闖下赫赫聲威的堂弟也是十分的好奇。
扶蘇親自迎到門外,將子嬰延請進入正堂,二人分主賓坐定,子嬰便當先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