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將閭卻曾聽人提起過這些羌人部落如今極為的野蠻粗魯,甚至連耕種都不會,而且極為敵視外人,這人能夠與羌人進行貿易往來,想必也不是個簡單角色。
“羌人不事耕種,故而糧食在羌地價格極高,小人與羌地做一些販運糧草的小買賣。”這中年商賈頗有些低眉順目的說道:“咸陽乃四海之中心,糧食價低每一個月都會有兩批糧草從咸陽運往羌地。
然在咸陽屯糧多有不便,故而想借公子寶地臨時存儲。”
聽到這話,將閭頓時有些遲疑了起來,秦國實行耕戰政策,對糧食貿易的管控極為嚴格,哪怕在國內售賣都限制極多,更何況是偷偷賣給羌人了。
不過咸陽的糧食價格低一些,也更好收集倒是千真萬確的,只不過相對的需要冒的風險則更大一些。
不過這名商賈的意思他倒是明白了,無非是想要借助自己的身份來躲避官府的檢查,把糧食囤積在自己府上量內史府不會有這個膽量來搜查。
而哪怕內史知道自己這里囤積了大批的糧食,恐怕也會以為是自己參與的買賣,而裝作視而不見甚至會提供一些便利。
然而這事若是透露出去,傳到了自己父王的耳朵里,自己堂堂一個王子和商賈摻和到了一起,而且還向羌人走私糧食恐怕免不了一頓責罰。
看出了將閭眼中的遲疑,這中年商賈繼續誘惑道:“小人自然不會白白占用公子的聲名,小人愿將收益的一半奉與公子。”
一聽到這,將閭十分感興趣的問道:“有多少?”
“五十金!”
……
在五十金的誘惑下,將閭還是答應了同這商人合作,若是在平時五十金雖多,然而他也不會冒著被責罰的風險行此之事,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這會他將閭是真窮了。
再沒有錢闔府上下總不能去喝西北風,子嬰也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派人以重利登門誘惑將閭。
沒錯這中年商人正是子嬰派燕猛找來的,乃是墨門在咸陽東西閣的負責人,名叫陶明,據傳還是陶朱公的后代子孫,平日里真在咸陽干著一些糧草走私的買賣。
與此同時子嬰派人悄然買下了咸陽城角落里一個早已荒廢多年的大院子。
當晚這陶明便拉了整整十數車的糧草囤積到了將閭的府邸,并在將閭的要求下把第一年的分潤提前交付了將閭。
有了這些錢將閭府上的“苦難行軍”磨礪也終于告一段落,恢復了之前的生活狀態。
對于這一批糧食將閭倒不是沒有懷疑過,專門派人將麻袋打開驗證過確實是糧食無疑。
于此將閭也只能感慨,與羌人做買賣實在是獲利太厚。
居月余陶明便把糧食拉了出去,而后繼續慢慢的囤積等到達到一定的量便再次拉走。
將閭在對第一批糧食進行了查驗之后,也是放下了心來,便沒有繼續派人查驗。
這陶明隔三差五的便會送上一批糧食,將閭堂堂公子之尊自然不會次次跟著,這等事便交給了府中下人來做
而將閭府中的奴仆們知道這買賣與公子有關自然不敢刁難,反而蓄意討好。
“來來來……李兄請滿飲此杯。”這場酒宴的雙方一個是商賈陶明,另一個則是將閭府上的管事李方。
說起這李方也是一阿諛奉承之輩,拍起馬屁來連續說一刻鐘不帶重樣的,由于善于在將閭跟前表忠心,故而一直做到了府中管事的位置。
對將閭這樣,然而面對府上其他的下人,李方則是出了名的尖酸刻薄,動不動就擺出主子的態勢非打即罵,還經常克扣其余下人的薪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