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也沒曾想到會如此的不湊巧,不過好在子嬰原本也沒打算過多的干涉韓信的成長。
不過既然來了而且漂母又盛情相邀,便隨著漂母一起來到了她那個簡陋的小家。
漂母和韓信的住處,和幾年前一樣,沒有絲毫的修繕,依然是那么的簡陋,唯一的不同是屋子里比以往多了許多的書籍之類的物品。
可以見得子嬰留下的錢財,漂母并沒有用于享受,而是全部花在了韓信的求學上。
進了屋里,漂母趕忙給幾人倒了幾杯水,然而一進屋里子嬰卻是被案臺上韓信所書的一些竹簡所吸引。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圣人將動,必有愚色。”子嬰認得這應該是中的句子,講的是一種能而示之不能的策略,兩軍交戰之時可以用以麻痹對方。
這也是自己當年給韓信送來的兵書中的一本,雖然字跡和自己所書十分相仿,然而看墨跡應該是剛剛書寫的。
應是韓信習書之時,心有所感信手寫下的。
看到這里,其實子嬰所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此行所為者不過是了解一下韓信的境況而已,看到這里除了沒有見到韓信本人,其它該知道的也都已經知道了。??·
一時興起子嬰從一旁拿起毛筆點著墨在一旁寫到“有志者事竟成,千金市骨,七十齊地入燕,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的名句在后世可是激勵后學奮發有為的利器,恐怕不少人都在課桌上刻下過他的話語,子嬰在這里化用了一下也是希望韓信能夠堅持下去,終成有用之才。
“老母,吾此番多有打擾,這就先離去了。”寫完之后,子嬰對著漂母說道。
“公子難道不等韓信回來了嗎?”漂母問道:“要不我從村里找個后生去把韓信喊來,自從公子離開之后,韓信可是經常念叨公子。”
“不了,若是需要后時自有再見之時,也不急在這一刻。”子嬰淡笑說道。
說著便帶著幾人離開了村子。
夏可和司馬菁菁之前曾經跟隨著子嬰來過,對韓信算是有一定的了解,而司馬菁菁確是對子嬰大老遠的跑去一個村里的行為有些不解。
“夫君,這個韓信難道是一個隱居鄉野的大才?”司馬菁菁疑問道。
正常來看,以子嬰如今的身份,值得子嬰如此大費周章的只有那種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大能之士才有資格。
“這次你可猜錯了,韓信非但不是什隱匿之士,這會恐怕他的名字知道的也沒幾個。”子嬰淡笑著說道:“非但如此,這個韓信如今應該只有十一歲左右,算起來比之前會稽的項羽還要小一歲。”
子嬰提到項羽,一直注意著虞姬的表情,果不其然一說出項羽二字,原本莫不關心的虞姬,一個小腦袋立馬扭了過來,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那不過是一個小娃娃罷了,夫君怎么會對他如此上心、”司馬菁菁繼續問道。
子嬰抬頭看了看遠方,淡淡的說道:“萬一若是……算了。這個韓信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等他成長起來恐怕能夠與他相比擬的沒幾個。”
平靜的看了已經被吸引了注意的虞姬一眼,子嬰繼續說道:“哪怕是項羽也有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