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原本是自己的下屬,突然間便凌駕到了自己身上,陡然的變故放在誰的身上也不會舒服。
一時間如何對待也轉換不過來。
一場晚宴便在這樣的氣氛中結束了,宴會結束便各自回了家中。
第二天一大早,蕭何便同曹參一起到了子嬰的住處,來向子嬰謝恩,并請示有何吩咐。
畢竟二人雖然也算是秦朝的正式官員,然而更加類似于子嬰的家臣身份。
子嬰將二人請到屋內,剛聊了沒幾句。便聽到屋外侍衛稟報道:“縣令何桓求見。”
“請。”
“沛縣縣令何桓見過鎮國王。”何桓一進來發現蕭何和曹參都在,也么有過多的奇怪,恭恭敬敬的行禮道。
作為沛縣縣令,鎮國王住在這里他自然得每日里來報道一番,看看有什么指示。
“坐。”子嬰正巧想要詢問一下沛令關于劉邦的事情,何桓可以說是來的正好。
何桓趕忙斂裾在一旁跪坐。
“不知何縣令可曾聽說過劉邦此人?”子嬰淡淡的問道。
話一出口,在下面跪坐的何桓立馬變了臉色。
繼而連滾帶爬的跑到了堂屋的正中一邊叩首一邊說道:“鎮國王恕罪。”
看何桓的舉動,子嬰那還不知定然是劉邦那出了些問題,恐怕這些問題與何桓還脫不了關系。
而何桓的心中更是驚恐莫名,怕什么就來什么,看來鎮國王是真的聽到了一些風聲,這才為此事專程過來的。
要不然,鎮國王怎么會一開口就說出了劉邦的名字。
若是昨日,何桓還有膽量隱瞞一二,然而這一會子嬰的身邊有了蕭何和曹參,這兩人此刻已是鎮國王的家臣自然不會繼續幫自己隱瞞。
至于是不是蕭何和曹參告的狀,何桓確是沒有懷疑,且不說以自己的了解兩人應該不會作出這等背后嚼耳根的事來。
而且自己一聽說兩人來拜會鎮國王,自己得到消息之后便立馬跟來了,兩人也沒有時間來告密。
看何桓駭的不住的磕頭,子嬰把眼光瞄向了蕭何的方向。
自己若是記得不差,這一會蕭何應該和這個劉邦也是認識的。
子嬰的意思,蕭何明白當即拱拱手說道:“主君,您說的劉邦這一會應該不在沛縣了。”
“你詳細說來?”子嬰緊接著問道。
劉邦不在沛縣又會在哪里呢?
“劉邦確是沛縣中人,其人不事家人生產作業,且一向大愛說大話,少成事,鄉里嫌之。”蕭何一五一十的說道:
“然而去年單父人呂公避仇于沛縣,因呂公與何縣令交好,沛中豪杰吏皆往賀之,劉季亦往之,不帶一錢然乎曰:以萬錢相賀。如此出行之舉竟然甚和呂公之意,不但不以為惡,反而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