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他乃是赤帝之子化身,路斬白蛇。
什么躲在芒碭山之中時天上有云氣跟隨。
……
種種之類,子嬰后世讀到這里之時,自然知道這不過是劉邦用以彰顯自己不凡的說辭而已。
就跟陳勝吳廣起義之時的魚腹藏書、野狐鳴叫一樣的道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人為的,然而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就信這一個。
就是現在一些邪教的歪理邪說,不是還有很多人篤信嘛。
由此可見這個劉邦絕對是一個有眼光有計謀的人,按照史書記載,劉邦在秦亡之前就是靠著這些說辭在身邊積累了大批的支持者。
而子嬰的計策便是將計就計,既然你劉邦不是愛整些這個嗎,那便助你一臂之力,多給你弄上點。
想到這里子嬰面帶著笑容,對著何桓輕聲說道:“你起來吧!”
聽到子嬰吩咐,何桓這才戰戰兢兢的站起身來,用哀求的目光掃了幾眼蕭何曹參。
“主君,何縣令雖然在這一件事上犯了大錯,然而在其他方面到任一年來倒也算得上是勤政愛民。”蕭何看到何桓的眼神,試探的和子嬰說道:“蕭何懇請主君饒恕何縣令一命。”
何縣令的眼神蕭何自然明白,而且自己之前作為何縣令的下屬,雖然因為身份改變的緣故把何縣令的所作所為都抖摟了出來。
然而無論如何何縣令也是他的舊主,若是對舊主的死活不管不顧,難免會給鎮國王留下一個不念舊情的印象。
情商極高的蕭何自然不會給自己留下這樣的隱患。
緊隨蕭何曹參也是向著子嬰替何桓求情。
“都起來吧,孤原本就沒打算將何縣令如何。”子嬰淡淡的說道。
實行自己的計劃,又有誰比和劉邦本來就有仇怨的何桓更合適呢。
“孤且問你,自從劉邦躲到芒碭山之后,可有一些關于劉邦的傳言傳出?”子嬰繼續問道。
驚魂未定的何桓低了低頭,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有是有一些不過是一些無稽之談。”
“說來聽聽?”
“前些日子聽聞,劉邦之妻呂雉曾經派人找到過劉邦,回來之后四處言之,之所以能夠找到劉邦的所在是因為,劉邦所在的地方云氣聚集,霞光萬丈。
我也曾派出縣內衙役,以此去深入芒碭山山中去尋找,然而一連數月卻沒有找到劉邦的蹤跡。
前幾日有曾聽到傳聞,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人或言之劉季乃是赤帝之子,曾于山中醉斬白帝之子。
如此言語不過是騙得一些鄉野村夫罷了。”縣令何桓頗有些不屑的說道。
“莫不可小瞧這等論調。”子嬰凝重的說道:“曲高和寡,這等說辭恐怕在民間才是最有傳播力,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些時日應該有不少的大惡之徒潛逃進芒碭山中,想要投奔劉邦吧?”
子嬰說完,何桓頗有些驚訝的盯著子嬰說道:“卻如鎮國王所言,近日周邊縣內多有盜匪,慕名附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