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一句話便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自己永遠忠于始皇帝,無論始皇帝什么命令自己都會接受,哪怕是去死。
而且還特別點明這句話是自己的父親成蟜所言。
這一句話立時又激起了嬴政對成蟜父子的愧疚之情。
看向子嬰的目光更加的柔和。
“雖然子嬰在軍中威望無雙,但若是永遠忠于我大秦,哪怕自己不能長生,也定然會成為后任君王手中蕩平一切的利劍。”
嬴政如是想到。
一句話能夠讓始皇帝對自己放下大半的戒心,這句話的效果子嬰也未曾想到。
而在后方的趙高眼中,子嬰的危險則是又上升了一個等級,長安君處處與他作對,長安君重新得寵對他而言可不是一個好事情。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而近而后停在了門外。
“稟始皇帝,上午行刺之賊已捕其一,當如何處置?”
竟然抓住了一個刺客,一句話立時把始皇帝的注意點引了過去。
嬴政的臉色也立時變得有些鐵青“召集眾文武,朕倒要看看是何人有膽行刺于寡人!”
說罷又轉頭對著子嬰輕聲說道:“你且靜心養傷。”
說罷便要去看看是何人竟敢行刺他。
“臣可否一同前往?”見始皇帝這就要離開,子嬰趕忙出聲言道。
子嬰記得歷史上東海力士和張良在行刺完始皇帝之后是成功逃脫了的。
這一次竟然抓住了一個,敢于行刺始皇帝這刺客在始皇帝的手中自然是有死無生。
不過子嬰對于歷史有漢初三杰之稱的張良,卻是十分的好奇。
聽到子嬰的話語,嬴政頓了一頓,想到子嬰畢竟也是這次行刺的受害者,對何人行刺感興趣也理所當然,便應允了下來。
……
聽到始皇帝的命令,隨行的一眾文武大臣很快便都匯集在了臨時的大殿之中,令眾文武驚奇的是上午剛剛因為保護始皇帝而受傷的長安君已經早已在此等候。
而且因為受傷,專門坐在一個軟榻之上。
別人站著他坐著,這本身就是一種信號。
混跡朝堂多年的這幫大臣們,立時就趕到了不一樣的氣息——說不定長安君還會重獲恩寵。
一些先前子嬰失寵之時,對子嬰不太友好的大臣,已經心里默默的思量怎么才能修復下彼此的關系。
很快一個身材魁梧的力士便被押解了過來,子嬰一看心中不由得嘆了口氣。
“果然還是讓張良跑了。”
而殿中的文武大臣,則面露喜色,不少人在上午時都注意到過,行刺的是“一大一小”兩名刺客。
能夠將百二十斤的鐵錐穩穩的從崖頂上拋下,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辦的了的。
定然是面前這個虎背熊腰的刺客所為,也就是說逮住這人便可以說是已經逮住了行刺始皇帝的直接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