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于匈奴這個華夏民族數百年的冤家,子嬰道是沒有多少憐憫之心。
熟知歷史的子嬰知道游牧民族南侵所造成的巨大災難,對始皇帝的這個用兵之舉倒是極為贊同。
在子嬰的前世,中原王朝極盛之時,往往都能夠對北方游牧民族占據這絕對的優勢,然而出于游牧民族的特性卻一直未對北方草原實施有效的統治。
絕大多數時候對于游牧民族,中原王朝都是采用守勢,一旦勢弱游牧民族便會長驅南下,擄掠美女財物。
……
大朝會上,文武眾臣濟濟一堂,然而卻又鴉雀無聲。
在這幾年里嬴政的臣僚們都已經習慣了服從,大朝會不是讓你提出意見上書君王的時候,而是來嬴政這領取任務去完成的時候。
你什么都不用說,等著始皇帝的詔令便可。
直到眾臣坐定之后,始皇帝這才在趙高等宦官的帶領緩緩而來。
此時的嬴政已經四十多歲,在現代人看來不過是還是中年人,正處于年富力強的時候。
然而近些年整日服用各種丹藥的始皇帝已經明顯的漏出了暮年之境。
不但頭發花白了大半,而且腰腹也胖了幾圈,黝黑的臉上一片暮色。
不是沒有大臣勸誡過始皇帝,結果是他們墳頭的草已經老高了。
知道勸也沒用的子嬰,索性沒有開口,這時候的始皇帝比之徐市那時候更加的渴望長生。
“北地胡人,寡恩而無義,我秦伐趙之時侵我國土,擄掠我民,今孤欲遣軍北擊之,諸卿以為然否?”
朝會一開始嬴政便把今天的主題直接拋了出來——我要打匈奴。
當然用的理由自然不是仙人的卜卦。
先前趙國李牧在北地大破匈奴,曾經殺的匈奴十年不敢侵犯。
李牧奪取的河套平原加上之前趙國從婁煩、林胡的手中奪取的土地,趙國在北地也設置了代郡,雁門,云中等北地三郡。
然而秦滅趙國之時,趙王將李牧的軍隊調來守衛邯鄲,北地三郡頓時成了一片真空地帶。
匈奴人自然不會放過這么一個天賜之機,揮軍南下不但重新占領了河套地區,而且連帶著云中郡的大部和整個河南地重新被匈奴占領。
此時嬴政北擊匈奴的理由便是此事了,既然這塊地域原來屬于趙國,趙王遷都向大秦投降了,這原屬于趙地的區域自然也得收回。
始皇帝已經開口了,殿下眾臣們自然便開始了對匈奴的口誅筆伐,歷數匈奴的各種無道之舉,總而言之一個字——皇帝說打我們就打。
看著朝堂眾臣的表現,嬴政心滿意足的笑了笑說道:“李斯,你把匈奴的情況說一下吧。”
此時的李斯已經被始皇帝封為左丞相,可謂是位高權重,頗受始皇帝信任。
一些軍國大事包括周邊的情報李斯也是最先知道的幾個人,故而對于匈奴的現狀他是朝堂上最了解的幾個分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