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是一位極為優秀的統帥,然而卻不能算得上一位愛兵如子的統帥,它能夠率領秦軍攻堅克難,卻很難得到麾下心底的認同。
在這一點上,蒙恬便落了李牧一個檔次。
平日里,像子嬰、蒙恬等人自然是有專門的小灶供給飲食,蒙恬何曾如此貼近過基層的士伍。
不過作為主帥的長安君子嬰都已經蹲下了,他雖然十分的不習慣,不過卻也只得跟著子嬰一同和這一伍的士兵蹲在了一起。
這一會的功夫,剛才過去的士卒已經捧著滿滿兩大海碗的肉塊和兩幅干凈的木箸回到了吃飯的地方。
接過海碗用木箸夾起一塊肉放到嘴里大口咀嚼了幾下吞了下去,說道:“還是大口喝酒大口的吃肉比較爽啊”
“你們誰那還有酒?”
和后世不同的是此時的秦軍并不禁酒,相反戰前飲酒反而是一種習慣,出征時甚至每位士兵會免費供給一定量的酒水。
酒可以說是秦軍的必備物資之一。
當下蒙恬一側的一名軍士便解下了自己隨身懸掛的酒囊遞給了子嬰。
子嬰松開封口,懸空著往嘴里灌了一大口。
“這是上好的粟酒。”子嬰喝了一口便把酒囊交還這名士卒說道。
秦代的釀酒技術還處在比較原始的階段,酒的度數在前世喝慣了高度酒子嬰這里,實在是和喝水差不多,不過有聊勝于無。
“君上,這是俺從咸陽帶來,黎酒居的粟酒。”這軍士黑黑的臉上憨厚的笑說道。
此時軍人喝的還多是一些雜米酒,粟米釀造的酒在普通軍人這里已經算是好酒。
“君上,這可是吠養藏了好久的美酒,平日里我們兄弟幾個討要多次,可吠養一直看的很緊。”其余幾名軍士笑著打趣道。
此時他們已經真切的感受到了,長安君果然和傳說的那樣和一般的將領不一樣。
說話什么的也慢慢的放開了來。
“長安君能喝俺的酒,可是俺八輩子的榮幸。”這名叫做吠養的漢子嘿嘿說道。
“來趕緊先吃飯吧,昨天晚上淋了一晚上的雨,多吃些肉食喝點熱湯,驅驅風寒。”子嬰說著話又往嘴里吃了一大塊肉。
吃完之后看到幾個軍士的碗中肉食明顯的不如自己的多,便夾起幾塊肉食開始從自己這一邊,直接夾到了軍士的碗中。
一邊的蒙恬看得子嬰的行徑,也只得有樣學樣,把自己的碗里的肉食分給其余軍士,最為貼近他身邊的自然便是方才給子嬰酒喝的吠養了。
蒙恬為圖省事,給離得最近的吠養碗里放的自然最多。
看得出來,雖然蒙恬礙于子嬰的身份,做出了和子嬰同樣的舉動,不過蒙恬的行為明顯的不像子嬰那么自然。
不過蒙恬一邊的吠養卻是頗有些受寵若驚的樣子。
看到蒙恬大將軍往自己碗中放的肉塊明顯的較其他人的多,激動的雙手都有些顫抖。
昨天看到有讀者,對秦軍的損傷有些不解,認為損失幾百人傷亡有些重了,在這里解釋一下緣由。此時的匈奴人戰斗力應該不像一些讀者理解的那么弱。像趙國李牧攻擊匈奴時避戰數年只為讓匈奴人放松警惕,在趙王換掉李牧后其余的將領每次匈奴挑釁都派軍正面交戰,結果勝少敗多。
迫不得已再次啟用李牧之后,李牧也是用了幾年的時間,佯裝敗退在匈奴人放松警惕后才一戰而勝之。
再就是此次工攻打的乃是匈奴右谷蠡王的王庭,《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賢王,次右谷蠡王,右谷蠡王的實力還是比較強的。故而傷亡數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