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在歷史上北拒匈奴,立下了赫赫的戰功,然而現在在士卒的心中不過是一個能夠帶領大家打勝仗的將軍罷了。
也許這樣過上十幾年能夠靠著時間積累的威信達到士卒尊敬的地步,然而終究是沒有士卒從心底里原以為之一戰來的靠譜。
至于蒙恬能夠理解多少,子嬰就幫不上忙了。
右谷蠡王王庭所處的位置雖然水草豐美,然而四野極為開闊,周邊也沒有任何的遮擋作為屏障,自然沒有長留的必要。
子嬰和蒙恬準備據守的目標一開始便是被匈奴人廢棄的九原城。
吃完了豐盛的大餐,秦軍大軍便開始準備向著九原故城前進。
王庭的各種物資,自然是沒有留下的可能,幾乎每個秦軍士兵身上都掛的滿滿當當的,隨同而來的戰車更是直接改為了運輸車。
至于一些實在運不走的大件,則直接就地焚毀。
然而此時有一個先前從沒有考慮到的問題擺在了子嬰和蒙恬的面前。
數以百萬計的牲畜,怎么弄走。
要說牲畜很多秦軍都知道,甚至有些年幼的時候放牧過。
然而這么大規模的卻從沒有接觸過,特別是那些以十萬計的駿馬,等從馬圈里放出來一旦跑散了,茫茫大草原上那可追都不好追。
迫于無奈下,子嬰只得啟用了一部分比較配合的匈奴人來來驅趕牲畜。
好在這些匈奴人也知道自己如今的處境,知道若是耍什么花樣,看自己身邊負責監督的秦軍的表情,絕對會一劍刺死自己。
一路上帶著如此數目龐大的牲畜,雖然行動仿若龜速,但卻沒出什么幺蛾子。
直到日暮西沉,趙九原故城的輪廓,這才隱隱的出現在子嬰的眼中。
在趙國后期,這座孤單聳立在河套地區的雄城,一直是作為抵擋匈奴侵襲的前沿哨所。
只要九原不失,哪怕河套地區其余所有的土地都被匈奴占領,九原就像一顆足以燃燒整個草原的火種,遲早有一天會重新燃遍整個草原。
直到后來李牧離去,趙國滅亡,孤立無援的九原軍民被迫棄城而走,匈奴人這才攻下了這座北方雄城,完全占領了河套平原。
余輝中的九原城,在被荒廢了十余年后再次等來了它的主人——秦軍。
作為趙國當年地域匈奴的最前沿,九原城的規模比之中原的一些大城也沒有絲毫的遜色。
雖然如今有些殘破但依稀可見當年的宏偉。
來到九原城附近時天色已暗,為防萬一在蒙恬的提議下秦軍暫且在城外扎營將就一晚。
次日天一亮,在先行派出一隊斥候確定城內沒有危險之后,秦軍大軍這才進駐城內。
九原城作為一座北方重鎮,當年居住著大量的軍隊和居民,所以軍營和住所都是現成的。
雖然十幾年的風霜下很多已是殘破,然而收拾一下也總比露天扎營要好得多。
子嬰和蒙恬的落腳處,自然是城中保存的最為完善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