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九原城里的秦軍統帥也不是吃干飯的,而是秦軍名將蒙恬。
蒙恬雖然在滅六國時只是搭上了個末班車,然而蒙恬的父親蒙武、祖父蒙驁,那可都是震懾一方的名將。
自小便耳濡目染的蒙恬,對于守城還是非常熟悉的。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然而此時的匈奴部隊尚不足秦軍的兩倍,雖然在平原上遇上的話,秦軍很難正面向相抗。
然而此刻匈奴作為攻城的一方,實在是沒有多少優勢。
第一輪攻擊無果的頭曼只得下令暫且在九原城的北面安營扎寨。
在其余三面只是派出了少量的部隊巡視,防止九原城與外界交流。
在這草原之上,頭曼相信只要秦軍敢出城,沒有了城池保護之后,自己麾下的匈奴勇士,就一定能夠砍下這些南人軍士的頭顱。
頭曼作為第一個一統匈奴的單于,其智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匈奴騎兵就這么騎著馬揮舞著戰刀哪怕到了城墻根也難以攻進城中。
第二日頭曼便派出了大量的軍隊,分散四周尋找合適的樹木制作攻城工具。
好在河套地區雖然此時尚未普及農耕,然而畢竟水源充足,在這個時代還是有一些粗大的樹木可用。
次日傍晚,外出的騎兵便用駿馬幾人一組拖著一棵棵的大樹,回到了九原城外。
然而怎么做工具又把頭曼這一草原上的雄主為難住了。
在寬闊大大草原上,戰爭都是實打實的,哪用制作攻城工具。
以至于在匈奴族,要說制作簡單的運輸帳篷的轅輻車還能找到工匠。
那些從來沒有見過云梯等物的匈奴工匠守著這一堆的樹木實在是犯了愁。
要說做些保護大匈奴勇士到九原城邊緣的東西好說,做些巨大的盾牌把整個人防住就可以了。
然而應該做些什么東西,才能把人送到城墻上去。
要說九原城雖然堅固,然而受限于如今的條件也不過三丈左右的高度(六米多不到七米)。
一些比較高大的樹木倒是可以直接搭到城墻上。
舍此之外,這些工匠實在是想不出有什么方法能夠讓匈奴勇士爬上九原的城墻。
“你說,你要讓我的勇士們抱著這些樹干去爬九原的城墻!”聽完工匠的稟報,脾氣暴躁的頭曼一腳便將回報的進展的工匠踹翻在地。
這也由不得頭曼不生氣,要知道就像匈奴人不善于攻城一樣,匈奴人一樣不善于爬樹,爬樹的速度實在是……不提也罷。
這么一根圓圓的樹干,不等匈奴的勇士爬上去,恐怕已經被城墻上的秦軍射成刺猬了。
“主父,莫要氣憤。”這是一旁的一位濃眉劍目的青年走上了前來,寬慰道:“依孩兒看,莫不如在這些圓木上挖出一些凹槽,如此一來我匈奴勇士向上攀援時雙腳便有了借力之處。”
頭曼想了想,這一提議確實有利于攀爬。
“太子此意甚好,你等還不速速照做,務必要在明天天亮之前完成。”
提出意見的人便是頭曼單于的大兒子,如今的匈奴太子冒頓,也就是后來讓大漢被迫屈辱和親的冒頓單于。
這幾個匈奴的木匠自然是應了下來,便回去趕工。
雖然他們因為木匠的身份在族里可以說是地位頗高,然而頭曼單于可不會管你有沒有地位,要是完不成的話自己的小命絕對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