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任何人不得對外宣揚,違者……”
雖然頭曼沒有明說,對外宣揚的結果。然而當頭曼說到這一句時,所有的族主都紛紛的地下了頭顱,不敢與頭曼對視。
要知道頭曼單于可是匈奴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匈奴各族的雄主,第一位匈奴單于。
這等功績靠的可不是一張嘴巴得來的,而是而是用刀與劍的鋒芒打下來的。
此刻面對頭曼的威脅,讓這些族主們又想起了,當年草原上被頭曼所覆蓋的恐怖。
那可是殺出來的威名。
“單于,那些秦人竟然膽敢襲擊王庭,臣請我大軍即刻回返,將那支膽大包天的秦軍留在草原,以祭奠我匈奴英魂。”
有族主站起來提議道。
“單于,萬萬不可,這一定是秦人的詭計,為的就是將我大軍引回草原,大軍萬萬不能折回阿!”
頭曼單于尚未發話,一直盯緊了頭曼的舉動的右谷蠡王便立馬跳了出來。
九原城可是在他的草場上,一旦匈奴大軍退回草原,以他手頭上這幾千軍隊萬萬不是秦軍的對手。
到時候若是他依然留在自己領地上,恐怕秦軍隨便派出一隊軍卒,就可以把他這點殘余力量剿滅干凈。
所以要是匈奴大軍真的退走,他右谷蠡王也只有隨之北遷寄人籬下一途了。
到時候沒有了軍隊的他,恐怕就真的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小角色。
眾人一聽右谷蠡王的話倒也在理,若是真的就此離開,恐怕就真的順了這支秦軍的意圖。
然而王庭的覆滅之仇不得不報,這么一支秦軍放在草原上也有很多的變故。
誰知道它的胃口有多大,會不會繼續對其余的部落下手。
到現在為止,他們就連這支秦軍是從哪里冒出來的都不道。
“主父,而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就在這時,劍猶滴血的冒頓開口說道。
“講。”
“秦軍以步卒為主,若是在曠野之上與我族騎兵遇上,定然不是對手。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秦人才躲在九原城之中不敢出來與我軍一戰。
若是我族一直保持著對九原城的圍困,那么秦軍就絕對不敢出城一步,一個九原城哪怕積蓄了再多的糧食,終歸有吃完的一天。
根據我們近日得到的消息,秦人雖強然而兩線作戰,國內除了那些鎮守各地防備六國遺民作亂的軍隊,已經無兵可調。
到了那一天,我族便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拿下九原,甚至策馬中原。
所以兒臣以為右谷蠡王所言不虛,秦軍的意圖定然是想要阻礙我大匈奴勇士南狩,借由這一只騎兵對我族造成的損失,讓我們無功而返。
所以我們不可退。
然而,王庭之仇不可不報。
兒臣請將兵五千,為主父剿滅這支秦軍。”
冒頓恭恭敬敬的分析道。
不得不說,冒頓對子嬰的意圖把握的十分清晰,做出的應對也算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