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了目標的子嬰自然不會在其余“小事”浪費時間,秦軍簡單的休整之后便跨上戰馬以最快的速度全力沿著弓盧水向上奔襲。
一路上,遇到的一些小部落秦軍甚至根本沒有理會,反正除了后方的冒頓軍,如今漠北能夠威脅自己的力量實在不多。
也就幾個王庭的留守力量能夠堪堪超過自己的兵力。
輕重緩急子嬰還是分得清的,去狼居胥山玩一把對匈奴人的影響,比端掉百八十個部落可影響的大多了。
要是路過的每一個小部落都一一殺干凈,耽誤了時間,等到莫頓的大軍追過來,自己就只能跑路了。
兩日之后,一座連綿不斷的山脈出現在了秦軍的眼前,子嬰知道狼居胥山已經到了。
狼居胥山并不是僅僅單一的一座山,而是一座座的高山組成的連綿不斷的山脈。
雖然子嬰不知道那一座才是最重要的一座,不過有一個最為簡單的方法,看看山腳下的堆積的祭壇數量便知道了。
雖然匈奴祭天之處在龍城,然而祭祀之后總得讓神明們之后,故而每每祭天之后,匈奴單于會帶領這匈奴各大部落的族主來到狼居胥山腳下設祭壇,告慰神明。
告慰神明時,匈奴貴族們都只是在山腳下,不敢上山驚擾神明,普通的匈奴人更是不敢來此。
所以子嬰自從進了狼居胥山的范圍之內,根本一個一個匈奴人都沒有發現。
哪一座山腳下的祭壇多,便可以認定匈奴人眼中那一座山更為重要,那一座山是匈奴人認為的神明居所。
順著這一思路,秦軍很快便找到了其中最高大的一座山峰。
山腳下用碎石搭起的祭壇密密麻麻足有數十座。
“把所有的祭壇毀了。”子嬰下令道。
祭壇不過是石頭堆積而成,拆起來也容易五百人上去估計用不了多久便拆個差不多。
秦軍拆除匈奴祭壇的空檔,子嬰騎著戰馬緩緩巡視起了這座傳說中的匈奴圣山。
雖然地處漠北,然而山上林木卻是十分的茂密,各類高大的松柏將整座山脈裝點得綠意盎然。
因為此時生態環境較好,加之匈奴人根本不敢進狼居胥山砍伐樹木,所以狼居胥山的自然生態可以說保存的極其完善。
就連地上的枯草都一層層的堆疊在地下,無人清理。
看到山的表面厚厚的一層枯草,子嬰突然間想到了該怎么做。
草原上自從去年冬季便沒有下過雪,前些日子漠南尚且下了一場珍貴的雨水,然而在漠北卻是依然接連的旱災,沒有一絲的降水。
就連先前子嬰經過的弓盧水,都已經干涸成了小溪的樣子,足以見得旱情的嚴重。
所以雖然如今已經天氣轉暖,然而由于干旱缺水除了松柏這一類深深地扎根于地底,四季常青的大樹,地面的依然是一片干涸的場景。
甚至往年的干草落葉由于常年無人清理都一層層的堆積在地表。
抬頭看一眼高大巍峨的山脈,子嬰心中暗嘆一聲,還是一扭頭下令道:“起火,放火燒山!”
而且哪怕知道秦軍的方向,冒頓大軍也沒有精力去追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