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匈奴人的神明根本沒有一點敬畏之情的秦軍將士們,立即十分完美的落實了子嬰的命令,不一會數百個火點在山脈的各個角落燃起。
對于匈奴人的信仰,這些秦軍根本沒有一絲的了解,甚至很多秦軍對子嬰大老遠的跑來拆一些石頭堆,放火點燃一座山有些不解。
然而對于匈奴人而言,秦軍的舉動不異于扒了整個匈奴的祖墳,而且把神明的居所燒成了干凈。
看著火勢越睡越旺,子嬰立即下令秦軍撤離山脈。
一連半年沒有降水,再加上積累了無數年的干草落葉,這火一燒起來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熄滅的。
哪怕在現代,一旦接連的大旱引發山林大火,都很難撲滅,在這個時代,恐怕只能等它什么時候燒干凈自己主動熄滅了。
若是跑晚了,被大火堵在山里,那可就真的跑不出去了。
一邊往外跑者,秦軍還不忘向路過小山之中扔一些火種。
等到秦軍拋出山脈,回首望去一股股的濃煙已經在山脈中升起。
火勢已起。
若是時間充足,子嬰倒是非常想在附近看看匈奴圣山被火燒成灰燼的樣子,然而此刻后方還有匈奴太子冒頓不知道什么時候追上來,只能忍痛放棄了這個十分誘人的想法。
率領著秦軍沿著西去的獨洛河繼續奔襲。
向西再有一日的馬程,便是子嬰的下一個目標,匈奴圣城——龍城(即龍庭)。
……
因為進入大漠的時間不同,等到冒頓率領著匈奴大軍走出大漠時,足足比秦軍晚了大半日的時間。
走出大漠的冒頓第一件事并不是追擊秦軍,而是立即快馬加鞭向著最近的匈奴大部落趕去,因為他的部隊——快斷糧了。
匈奴人進攻時的策略一般是驅趕著大批的牲畜一同行軍,以作為補給,然而在追擊秦軍的過程中自然不可能趕著牛羊慢吞吞的過去。
而且冒頓又不能向子嬰一樣走一路殺一路,直接從路過的匈奴聚居點獲取補給,一般的小部落也供不起冒頓大軍的消耗。
而且,秦軍在哪里現在冒頓也不知道,只能是一邊補充糧草,一邊排出大量的斥候,去探查秦軍的下落。
兩支軍隊的路線雖然不一樣,然而走出大漠的位置相較并不遙遠。
不過小半日的時間,冒頓還有沒搜集齊備糧草,秦軍的路線已經被匈奴探查到了。
這也是因為子嬰一路上根本沒有隱藏的想法,哪怕是碰到的一些小部落也直接橫穿了過去。
一聽秦軍的方向,冒頓顧不上大軍糧草還沒有集齊,便立馬召集大軍向著秦軍追去。
實在是秦軍所走的方向讓冒頓有些不安,順著秦軍的方向不遠處便是整個匈奴的起源地——圣山狼居胥。
然而原本就落著一日的路程,秦軍全力奔襲起來速度也根本不亞于匈奴軍,冒頓追上秦軍的想法只能是想想。
等到冒頓的大軍趕到狼居胥山附近,看到的只是一片滔天的大火和一排排在沖著狼居胥山痛哭流涕的匈奴人。
“太子殿下,您可以定要狠狠的懲戒將那些褻瀆神明的秦人阿!”有匈奴老者含著淚抱住了冒頓的馬蹄,一邊痛哭一邊訴哭訴道。
“我發誓,本太子一定要在圣山下用那些秦軍的頭顱向天神告罪。”看著抱住自己馬蹄不放的匈奴老者,冒頓鄭重的起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