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到冒頓的大軍趕到龍城,哪還能看得到秦軍的蹤影。
冒頓默默地騎在馬上凝視著一片斷壁殘垣的龍城許久。
“太子,我們還追嗎?”
冒頓身邊的近衛詢問道,從近衛的問話中也可以看出匈奴軍此時心態的變化。
他們從九原出發時還是志得意滿,認為大軍一動定然可以將秦軍立馬消滅掉,然而追了上千里不但一個秦軍沒殺到,而且還讓這支秦軍先是滅到了左谷蠡王王庭、焚毀了圣山、平掉了龍庭,到現在秦軍的蹤跡都沒有追到。
所以這個近衛直接問出了,還追不追著的話語。
因為哪怕他是一個小兵,也清楚按照這支秦軍的速度,他們在后面根本追不上。
剛說完這句話,這個近衛便后悔了起來。生怕冒頓因為他如此喪自己志氣的話語而懲戒于他。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冒頓只是有些淡然的看了他一眼,沒有絲毫情緒波動的說道:“追,當然要追,秦軍去哪我們去哪。”
“將近日發生的事情用鷹隼傳給單于吧。”說冒頓有些黯然的繼續說道。
冒頓知道自己的未來已經完了,這支秦軍在漠北干下的這些事情已經超出了自己能夠擔住的極限。
自己這封信一送到,恐怕這次圍困九原的行動也將在沒有一絲戰果的前提下無功而返了。
匈奴人對神明的信仰是十分虔誠而堅定的,所以頭曼單于統一了匈奴后,雖然奪去了大祭司對世俗的統治權,也沒敢于對折星下手,反而從所有的部落選派勇士來作為王庭守衛。
若是讓匈奴人知道王庭和圣山都被秦軍毀了,他頭曼卻依然率領著大軍在和秦人對峙,沒有及時回返。
他這個單于恐怕也很難再獲得草原人民的支持。
十多萬大軍去堵截這一支只有幾百人的秦軍,恐怕這個秦軍統帥哪怕戰死沙漠也足以顯耀終生了。
對就是幾百,通過神殿中幸存的人,冒頓已經知道了這支秦軍的具體數量,只有幾百而已。
其余的秦軍去了哪里,此刻冒頓已經沒有心思去思索。
神殿中的那些匈奴人自然都是折星的死忠,不可能將子嬰曾和折星會面的事情告訴冒頓,然而秦軍的數量還是如實告訴了他。
至于他們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則解釋為他們依托院墻與秦軍對峙,秦軍數量少擔心傷亡過多,再加上后有追兵這才放過了他們。
現在冒頓能夠做的便是死死地追在這支秦軍的背后,雖然很難追上這支機動力有些變態的秦軍,但至少也不能追丟。
等到匈奴十幾萬大軍一同返回,再讓單于親手毀掉這支膽大包天的秦軍。
十幾萬對幾百,想想冒頓都有些苦澀,大匈奴什么時候被逼到過等程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