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請復長安君鎮國王之爵位,請始皇踱之!”就在這時,一聲奏報再次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定眼一看,說話的還是始皇帝的寵臣——趙高。
聽到趙高的話語,立時有幾個靠著阿諛奉承上位的大臣,頓時嫉妒的痛心疾首起來,又讓這出身內宮的小子搶先了。
若是按照戰功來算,打下半個大秦國土的子嬰早就沒有爵位能夠分封他了。
他原本的爵位就是王爵,只不過因為屢屢反對始皇帝的命令,這才被重新貶為君。
看始皇帝的態度,自然是對長安君的死,十分的悲痛,此刻提出恢復子嬰爵位的提議,自然能夠始皇帝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
嬴政看了一眼提議的趙高,略微一沉思:“長安君功高卓著,莫有能及者。理應配享尊爵。著令晉長安君爵位為王爵,封號秦!”
始皇言語一出,立時石破天驚。
所有的人都震驚的看著始皇帝的方向,哪怕方才子嬰的驚世戰功都比不上此刻始皇帝的話語來的震驚。
恢復子嬰的王爵自然是理所當然,然而始皇帝給子嬰的封號,卻讓他們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封號秦!”
換言之,子嬰的王號日后便是——秦王。
雖然如今大秦的統治者已為皇帝,然而秦王終歸是以國為號。
而且始皇帝未稱皇帝以前的稱呼也是秦王。
如此尊崇完全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諸多大臣都覺得此時有些不妥,畢竟秦王的稱呼一說出去太過駭人,不知道的說不定還以為,始皇帝去了皇帝號,重新改稱秦王了。
不過始皇這幾年實實乾坤獨斷,容不得他人質疑一絲,敢于反對始皇帝的人除了子嬰,余者墳頭上的草都已經老高了,他們實在是沒有膽量質疑始皇帝的決定。
二者,對一個死人而言,再大的尊崇,他也已經享受不到了。
雖然哪一份戰報也沒有提到長安君已經戰死,然而不管是殿上的大臣,還是始皇帝本身,都已經斷定長安君定然是已經身隕草原了。
若非如此,秦國王室的一些族老,哪怕是冒著被始皇帝降罪的風險也會抵死反對嬴政的這一離經叛道之舉。
子嬰被晉升為秦王的消息,和他在草原上的彪悍戰功一起,隨著郵驛向著向著大秦的各個郡縣乃至于鄉村傳遞。
每個時代熊需要英雄,大秦也是一樣,如今子嬰便是始皇帝在大秦塑造的英雄典范。
特別是子嬰原本在民間就有著極高的聲望,被稱之為“賢君”,而且此番也是為了掩護被擄掠到匈奴的普通婦人而喪命,一番宣傳下來更是讓子嬰在民間的聲望達到了姐姐。
與此同時,子嬰戰死的消息傳到一些人的耳中之時,無異于天籟之音。
其中便有隱匿在芒碭山中的劉邦,潛伏在楚地的項羽項梁叔侄、在下邳苦讀兵書的張良……
連帶著早已平定的山東地區在得知子嬰已死的消息后接連發生了數起六國遺民的叛亂,被大秦當地的駐軍很快便平定了。
不過自己在大秦的巨大影響子嬰這會是沒有心情顧及了。
長安君就率領著兩千人馬,不但摧毀了匈奴兩大王庭和四十多個部落,而且還將追擊他的五千騎兵全滅,而且自身卻沒有多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