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這話說的倒是真心實意。
聽到蒙恬的話語,子嬰淡然一笑繼續說道:“自孤年幼之時,每每入睡便有一羽衣老者教吾文武之藝,勉之興我大秦,些許戰事之謀,亦是老者所教之。”
說到這里子嬰頓了一頓繼續說道:“其言之,名曰‘非子’”。
蒙恬聽完,心中一陣驚濤駭浪卷起,非子,作為秦國之臣,他自然是耳熟能詳,秦的始封君便是名喚非子,因為善于養馬被周孝王賜予了秦地,稱之嬴秦。
至今秦王室每年都會率領臣民大肆祭祀歷代先君,而其中非子居于首位。
秦漢之人篤信鬼神,蒙恬自然也不例外,對于子嬰說是有先輩神明教導于他,并為其指策的說法,蒙恬倒是當下便信了。
若不然當年一個不滿十歲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在趙國混得風生水起,又怎么能夠打下偌大的疆土。
令蒙恬震驚的是子嬰所說的‘非子’要他興盛大秦,這等事項先祖不是應該去找始皇帝才對嘛?
然而為何始祖卻認定了秦王子嬰,而且自其幼年便親自教導,并隨身護佑。
這也讓蒙恬理解了,子嬰為何能夠從大漠那樣必死的地方完好如初的走出了,這不是先祖神明護佑又是什么。
毫無疑問,蒙恬絕對忠心于大秦,對大秦忠心耿耿這也是蒙恬三代為將,卻始終備受歷代秦王信賴的原因。
然而今晚上,蒙恬的腦袋卻有些轉不過彎來了。
“難道始祖更加青睞秦王子嬰一系,故而多加護佑引導。”蒙恬暗想道。
且不說蒙恬這邊腦中是怎樣的紛亂,子嬰看到陷入呆滯的蒙恬,感覺還是不錯的,至少自己的編故事的能力還是不錯的,至于為何編出這樣的說辭,自然是為了能夠讓蒙恬更加篤信自己的話語,好日后萬一事不可為保住他一命。
子嬰緊接著從懷中取出一個長得奇形怪狀的布包,交到了蒙恬的手中。
蒙恬拿到手里,更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秦王,恕恬愚鈍,這塊抹布是有何深意?”
“你妹的抹布……這是錦囊!”子嬰內心咆哮道。
只不過沒有三女在身邊的他,只能自己縫制,然后好好的一塊布匹,就被弄成了抹布的樣子。
“咳……”子嬰輕咳一聲,繼續說道:“不要小看這塊抹布……不錦囊,昨夜非子先祖告知孤一項關乎我大秦興衰之事,只不過太過駭人聽聞,孤已經縫入此錦囊之中。
待將軍必死之日方可取出,依計而行。”
子嬰說完,蒙恬更是一頭霧水,大秦之興亡怎么會牽扯到自己,而且自己都必死了,還怎么取出來,依計而行。
“秦王的意思是,這里面的東西能夠在吾必死之日救吾一名?”蒙恬疑問道。
子嬰輕輕的點了點頭,算是承認了下來。
若是蒙恬相信了子嬰前面的那一通鬼話,這里面的東西確實能夠救他一命。
這個抹布…不錦囊中其實就一句話:“始皇已崩,帝令有虛,趙高矯詔,胡亥篡位,速擁扶蘇繼位,南下除賊。”
在讓蒙恬發誓不提前打開之后,子嬰便把蒙恬趕出了居所。
這也是為日后保住北方軍團留下一絲的希望,若是事情沒有按照歷史上演,到時候再把錦囊要回來就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