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可得炭,火力更甚。難道石涅亦可如此得之它物?”
“是的,方法差不多,石涅得之名為焦炭,以其冶鐵火力更猛,將鐵熔融更是輕而易舉。“子嬰緊接著命令道:“取筆來。”
很快一塊布帛和毛筆便送到了子嬰的面前。
子嬰取過便在上面畫了起來。
不一會兩樣奇形怪狀的物品便出現在了這塊布帛之上。
若是有老一輩的現代人看到子嬰所畫的第一樣東西,應該會第一眼就認出,子嬰所畫的竟然土法煉焦的小焦爐。
要知道在上個世紀,土法煉焦因其構造簡單投入少,曾在我國許多地方風行一時,然而這種方式煉焦卻是效率偏低,而且對環境的污染有些嚴重慢慢消失。
子嬰也是在前世去一處山村穿越時偶然見到了當時留下的小焦爐,因為比較好奇當時便詢問了一下周邊村民這等小焦爐的用法。
雖然有些污染,然而子嬰確是只記得此等方法,只能拿出來應應急了。
要知道焦炭對鋼鐵冶煉的作用可是顛覆性的,我國在南宋和明代才開始出現焦炭冶鐵,在西方一直到十八世紀才出現焦炭冶鐵,焦炭的使用極大推動了鋼鐵冶煉的進步。
除了小焦爐之外子嬰在布帛上同時畫了另一件小物什就簡單的多了,那便是——風箱。
這玩意,早些時候在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備有,原理也很簡單,但是其效果卻是顯而易見的。
子嬰向墨塵介紹著這兩件物什,聽的墨塵一愣一愣的。
倒不是他懷疑子嬰說法的真偽,既然巨子知道鍛造神兵的方法,就自然不會在這方面打趣他們。
巨子既然這么說了,這兩樣東西就一定有巨大的作用,他驚奇的是子嬰到底怎么會掌握如此多的秘技!同樣是人為何巨子會如此的優秀。
“依我所言,速速去辦吧,別的不說二三倍的出產是輕而易舉的!”子嬰介紹完了之后吩咐道。
“諾!”
……
子嬰離開之后,墨塵便馬不停蹄的按照子嬰的吩咐建造小焦爐,開始了土法煉焦的大業。
越郡本就出產優質的石涅,材料極為易得經過幾番失敗的嘗試,墨塵不多久便煉出了合格的焦炭。
在打造出大號的風箱之后,墨塵他們便迫不及待的用子嬰的方法進行了第一次熔融實驗。
看著和原來相比短短的時間便化為一灘液體鐵塊,墨塵和其余的幾個墨門大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知道該首先說寫什么。
“巨子不會是墨子先師的轉世吧?”良久一個墨門大匠喃喃的說道。
……
回到了番禺城,子嬰再次投身到了南越大開發的熱土中去。
越郡那邊的冶鐵已經傳來好消息,優質鋼材的冶煉效率再次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秦軍的換裝工作應該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子嬰的重心則更多地放在了南越的民生上,留守南越的幾十萬大軍,除了必要的屯田、操練之外,更多的時間則化為了筑路工、修橋工、建筑工,在子嬰的命令下全心全意的開始建設南越。
而南越人的人心亦是慢慢的向著秦國靠攏,畢竟如今的生活和以前藏在山林中,靠漁獵而生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對于這些國家概念都沒大形成的部落,子嬰的施政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是極為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