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在子嬰大權在握,子嬰的決定沒有人敢于反駁,如今大秦也不需要靠帝王的聯姻來密切和重臣的關系,因為子嬰如今帝王的權威并不是完全來自繼承,更多的是因為他這二十年來的赫赫戰績。
從十幾歲開始,子嬰的幾乎一直在不停地南征北戰,他的威望是他一仗一仗打出來的。
“陛下,劍先生回來了?”有一名宦官走進子嬰說道。
作為子嬰的近身侍衛,如今的劍一依然沒有任何的職務,并不是子嬰慢待,若是劍一愿意子嬰分分鐘都可以封他為將,然而劍一卻只愿做一名普通的沒有官身的侍衛。
所以宮中上下僅僅是稱呼劍一為先生。
“召。”
……
“韓信見過恩公!”一進到子嬰的書房,沒等子嬰問話,韓信便稽首跪倒在地:“信蹉跎數載,一事無成還望恩公責罰。”
子嬰緩緩的起身,走上前來將韓信扶起,細細的看了他一眼說道:“一事無成非君之過,項氏叔侄不識英才,時運不濟也。”
“孤不忿吾之義弟,尚不及一項氏莽夫。”子嬰笑著繼續說道。
如今的韓信在子嬰的眼中已經從一個倔強的少年長成了一個高大英武的青年,子嬰已經盡自己的最大可能還原韓信的成長歷程了,而且將一些前世的韓信不可能接觸的到的兵書傾囊相授,至于此時的韓信能否達到歷史上兵仙的標準,就只能看實戰演練了。
如今韓信已經歸位,如何安排韓信便成了擺在子嬰眼前的一大問題。
歷史上,蕭何追回韓信之后,在蕭何的建議下,劉邦直接封韓信為大將,位居諸將之上,以此令韓信歸心。
但是子嬰卻不敢照搬劉邦的做法,當時的劉邦被封到了漢中這么個小地方,可以說兵微將寡,哪怕封韓信為大將影響也不大。
然而如今的大秦可不一樣,統帥全國軍隊的大將之地位,可不是當年的漢國可以比擬的,而且子嬰不用這一招,在十幾年前便已經讓韓信歸心了。
最主要是子嬰也有些拿不準,韓信如今的真實水平如何,只能先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了。
但是也不能像像項羽那樣,隨意安排個職位寒了韓信的心,所以子嬰決定直接聲命韓信乃是自己的義弟,授予其五官中郎將的職位。
軍職不算低,但是一旦頂上皇帝義弟的名頭,授予他這樣的職位,諸將也說不出什么來,至于能否更進一步便看韓信接下來的戰績了。
從子嬰書房離開,回到了在棘原已經給他安排好的住所,一晚上經歷的太多,韓信需要捋一下。
自己的恩人,竟然是大秦的三世皇帝嬴子嬰,而且還第一次見面就直接任命自己為五官中郎將。
五官中郎將,韓信可是不陌生,自己之前身為郎中,五官中郎將便是自己的上司。
雖然不算高級將領,但也已經排的上中上了,這和歷史上被劉邦任命為大將沖擊力幾乎相差無幾。
大秦怎么能是一個蝸居在漢中的王國所能比的,可以說是大秦的五官中郎將,絲毫不亞于如今關東諸國的大將。
寸功未立便被委以重任,韓信面對子嬰甚至有一些的惶恐,雖然他對自己的才能十分的有信心,但是此時的他卻害怕自己辜負了子嬰的信任。
君王恩厚,唯以死相報而。
兩人一前一后游過了漳水,劍一帶著韓信便徑直向著棘原城趕去,令韓信驚訝的是,一路上兩人遇到的幾波秦軍巡邏軍士,無不是一看到神秘人那張冷冰冰的臉便恭恭敬敬的退下,對二人一絲的詢問都沒有。